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红军后代华水林:国家帮我脱贫 我有义务带领乡亲致富
2016年08月26日 22:29:00 来源:新华网 刘琼

82.jpg

  瑞金叶坪乡华屋村容村貌。新华网记者 刘琼 摄

83.jpg

  瑞金叶坪乡华屋保留的旧居。新华网记者 刘琼 摄

  新华网赣州8月26日电(记者 刘琼)崭新的二层半楼房、一箱箱打包的蔬菜水果堆在门口……这就是红都瑞金叶坪乡华屋的村民华水林的家。

  红都瑞金叶坪乡华屋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在苏区时期仅43户人家,家家户户都参加革命,留下了“华屋17棵松”感人故事。由于战争创伤、耕地贫瘠等原因,华屋深陷贫困,在当地甚至有“有女莫嫁华屋郎”的说法。

  当记者问到华水林家的旧房子,他深有感触“特别害怕刮风下雨,担心房顶的瓦片被吹走,经常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小时候兄弟姐妹6人和父母挤在3间半房间。”即使成年后家庭情况依旧没有改变,最多的时候挤过20多个家人。因为住宿条件有限,华水林一家人从来没有一起过年。

84.jpg

  瑞金叶坪乡华屋保留的旧居。新华网记者 刘琼 摄

85.jpg

  瑞金叶坪乡华屋保留的旧居。新华网记者 刘琼 摄

  2014年底搬入新房,居住面积达240多平,他非常高兴地说:“现在兄弟姐妹回来,家里也能住得下”。盖新房花费13万,他说要不是政府政策以及贴息贷款,自己根本盖不上新房,现在需偿还的债务所剩无几。88岁父亲华从祁笑呵呵地说“新房子住得蛮舒服的,感谢政府感谢党。”

  前些年,因为家人身体不好经济困难,华水林去外地打工。但他对农业一直有着深厚感情,高中毕业后曾经参加农业技术函授培训,并顺利拿到证书。得知国家对中央苏区的扶持政策,村里搭建大棚,49岁的华水林2015年回乡尝试农业生产。目前,他在8亩地搭建20多个大棚种植蔬菜水果,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去年赚4万多,今年预计收入8万左右。

86.jpg

  瑞金叶坪乡华屋保留的旧居。新华网记者 刘琼 摄

87.jpg

  瑞金叶坪乡华屋保留的旧居。新华网记者 刘琼 摄

  脱贫的华水林不忘本,他积极带动乡亲共同致富。他说爷爷华钦材为了革命牺牲生命,他的奉献精神也成为家风。“国家帮助我很多,让我脱贫。我有义务帮助其他人。”

  采访还未结束,华水林接到电话赶去给客户送货。对于未来,他充满希望,相信日子越过越好。今年华水林向金融机构贷款5万元,用于扩大生产经营。

88.jpg

华水林家。新华网记者 刘琼 摄

89.jpg

  在华水林的家门口,准备发货的一箱箱蔬菜。新华网记者 刘琼 摄

90.jpg

记者采访华水林。新华网记者 刘琼 摄

标签: 网络媒体走转改;红军后代;华水林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孟加拉猫因长相酷似“小老虎”网络爆红

每日关注
  • 【老外谈G20】各国学者助力杭州G20峰会
  • 今年G20峰会看点多,你最看重哪一个?
  • 阮宗泽:G20峰会将扩大中国国际话语权
  • 刘晨阳:“中国方案”具有全球广泛利益交集
  • 合作与超越:G20平衡全球经济增长
相关阅读
  • 【网络媒体走转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江西迈入精准脱贫快车道,有啥大招?
  • 【网媒“走转改”】江西兴国扶贫观察:返乡青年成农村电商领头雁
  • 【网媒“走转改”】 输血造血并重 扶贫攻坚兴国正在进行时
  • 【网络媒体走转改】血色故都,我们回家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