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
“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猿猴也难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红军指战员是哪路神仙?他们在吃不饱穿不暖的不利情况下徒步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亚口夏山、昌德山、打古山……今天,当我们穿着棉服驱车翻越雪山,还能体会到当年红军用脚板走出来的艰辛吗?
想一想,饿着肚子穿着单衣爬雪山有多难
记者高飞
夹金山。 魏发贵摄
“上身穿着羽绒服,下面穿着牛仔裤和秋裤,从车上下来就开始瑟瑟发抖。我当时就想,81年前过雪山的红军可没有像我们这样御寒的衣物,披着单衣踩着草鞋就开始上路,硬生生地走完了我连几分钟都难以忍受的路途。”
这是一个年轻记者翻过夹金山顶的真实感言。
也不奇怪。夹金山海拔4000多米,山顶终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当地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猿猴也难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红军翻雪山雕塑。高飞摄
81年前,真有“神仙”在这里出现。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四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从夹金山南麓的硗碛乡克服千难万险成功翻越夹金山,与正在执行任务的红二十五师七十四团一部在山下的木城沟口相遇。14日,两大主力部队胜利会师。夹金山成了中央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翻越雪山有多难?记者亲身体验。
考验一:走多久?
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碑
夹金山又名甲金山,藏语“甲几”,意为弯曲的道路。夹金山主峰海拔4500多米,终年积雪,红军绕其南面所过的垭口海拔4114米。站在山脚下仰望,山势陡峭。
徒步攀爬要走多久?
在位于筲箕窝的“红军长征夹金山纪念地”入口,有一位摆摊设点的藏族老乡扎拉。他年过五旬,身板还很硬朗。他说,已在“夹金山”石碑旁守护4年时间。这条红军小路从起点到夹金山顶垭口有30公里。扎拉说,他经常走这条小路,每次走大概花上3小时。
“你们记者走的话得多走3小时。”扎拉补充道。
扎拉健步走过红军小路。 高飞摄
如今,夹金山通了柏油路,成了著名的红色景点。不到一小时,采访团车队已从筲箕窝驶抵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顶。算下来,竟比徒步翻越夹金山少花了近5个小时!
同样翻越夹金山,红军当年走了多久?1935年6月12日9时许,中央红军先遣队沿着崎岖狭窄的山路,经筲箕窝、一直箭、五倒拐向夹金山顶爬去。当天下午,先遣队与外出侦察敌情和了解中央红军情况的红四方面军在夹金山北边山脚下懋功县的达维胜利会师。在红四团后跟进的红六团,也在当天翻过夹金山。此后,中央红军第一、三军团主力也相继翻过夹金山。6月17日凌晨,毛泽东喝完一碗热气腾腾的辣椒水,身穿夹衣夹裤,手持木棍,与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成员一道率军委纵队向山顶攀登,顺利越过夹金山。从1935年6月12日至18日,中央红军主力胜利翻越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
夹金山顶海拔4114米处。 高飞摄
考验二:有多冷?
从山脚沿着弯曲的山路上行的过程中,已经感到寒气逼人。同车的记者赶紧穿上棉服,裹上披肩,忘了穿秋裤的人则后悔“装备”没带全。到达夹金山顶,从车上下来,寒风瑟瑟,雪花纷飞。
有人点评:“风雪夹金山,高冷,缺氧,没信号”。一个二十来岁的女记者感慨道:“我在山顶穿着羽绒服都冻得瑟瑟发抖,红军当年条件那么艰苦翻过雪山太不容易太伟大了,真是只有鬼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
夹金山。 杨莉莉摄
81年前的6月中旬,夹金山上仍覆盖着很厚的积雪,稍不小心,一失足就会掉进雪坑或滚下山崖。穿过原始森林和灌木丛,脚下是白雪茫茫的高山草旬,有的地方根本看不到路。走在前面的红军指战员手执木棍,在雪中探路,他们用刺刀、铁铲在雪上挖踏脚孔,后面的战士沿着前面闯出来的蜿蜒曲折的小路往上爬。越往上走,积雪越厚,气压越低,呼吸越来越困难。红军战士们互相搀扶着,不让一位战友倒下。
夹金山顶常年冰雪覆盖。刘让兴摄
对于从南方一路跋涉和作战已经疲惫不堪的中央红军来说,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大雪山就是一场严峻的生死考验。当地藏族群众帮助红军战士用树皮、干竹子扎起一把把“火照”,把砍来的生竹子、树干做成路杖,把家里所有的酒和干海椒全部送给红军战士。红军战士们扔掉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扎紧腰带和绑腿,互相拉着、拽着,深一脚浅一脚……
夹金山顶滴水成冰。刘让兴摄
考验三:饿肚子?
在夹金山顶,见记者冻得直哆嗦,藏族店家刘华青热情地邀请到他的“夹金山黑娃烧烤”小屋烤烤火。只见屋里摆满了各种土特产——松茸、菌类、牦牛肉,炉火上还坐着酥油茶。“黑娃”的弟弟刘光友用剪刀剪下一段风干肉塞到记者手里,“来!纯天然牦牛肉!”
去年,黑娃靠在山顶摆摊卖土特产收入四五万元,今年游客较多,收入估计还有所增加。走出小屋,他又塞过来一整根牦牛肉。“谢谢了,早上吃得饱饱的,一点都不饿。”“吃吧吃吧,不客气!”
时间倒回81年前。红军为了能够通过人迹罕至的大雪山和茫茫水草地,在过雪山草地前,尽量让每个战士能够带足粮食再出发。然而,当红军行至阿坝地区,面临最大的问题便是粮食短缺。阿坝地广人稀、物产缺乏,当地藏族群众生活本就困难,粮食紧缺,加上国民党军的封锁,红军无法筹到足够的粮食,只好能筹到什么就带什么。筹到牛羊宰杀后,除了把牛肉晒成干带上,还把牛皮剪成皮带状晒干后系在腰间,成为特殊的皮带,等粮食吃光了就拿出来吃。吃的时候用水先把皮带泡软,再放在锅里煮,不管烂与不烂,能充饥就行。
红军战士食不果腹,有的甚至穿着单衣草鞋翻越雪山,只能靠辣椒面、棕背心、麻布片等御寒。由于饥寒、劳累和严重缺氧,很多战士感到胸闷、头疼、腿软,有的战士想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可是一坐下来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藏族青年刘光友在夹金山顶叫卖土特产。 高飞摄
考验四:高反缺氧?
考虑到四川站所经地区多高寒缺氧,出发前采访团为每名记者配发了便携式氧气瓶和“红景天”口服液。从到达夹金山脚开始,小伙伴们便陆陆续续开启“吸氧”模式。自己的用完了,就用车上备的。
入住马尔康当晚,有记者高反强烈:“头要炸裂了,请问有药吗?”“氧气瓶就快挂在脖子上了”……
经过一夜折腾,小伙伴总算熬过来了,“嗯,除了头有点疼其他还好。”
亚口夏山红军烈士墓纪念碑。 高飞摄
在前往日干乔大沼泽的路上,我们路过了亚口夏山红军烈士墓纪念碑。亚口夏山红军烈士墓海拔4800米,是全国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1935年至1936年间,红军数度翻越亚口夏山,因海拔太高,很多红军战士由于高原缺氧、严寒窒息而牺牲。1952年7月,解放军黑水剿匪西线部队轻骑师137团在驻营地附近发现一排12具排列整齐的遗骨,骨架旁还发现皮带环、铜扣之类的军用品。经判断,这12具遗骨为红军战士。该团官兵收敛红军烈士遗骨,就地以石砌墓,用木立碑,上书“中国工农红军烈士之墓”。
曾三度翻越此山的141团团长唐成海判断这12名战士是个建制班,夜宿亚口夏雪山,因缺氧窒息而牺牲。2006年5月,该墓作为阿坝红军长征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亚口夏山山顶
今天,已很难想象红军将士到底是如何凭着“寒风透骨凉,风凉血不凉”的豪迈气概,踏积雪、克严寒,将一座又一座雪山踩在脚下。我们不妨从成仿吾在《征服夹金山》中寻找一丝答案:“现在身上穿的只是一件单衣,哪能增加衣服,这一带居民很少,又都是穷人,没有什么白酒,能找到的只有木棍。看来,我们物质上的准备只此而已。但是,我们精神上的准备是非常充分的”“敌人设下的层层障碍都被我们突破了,量这座雪山也只能乖乖地屈服在我们的脚下!”
革命乐观主义、必胜信念和团结一心,也许就是红军的“氧气瓶”和御寒衣,在它的支撑下,红军指战员“强帮弱,大助小,走不动的扶着走,扶不行的抬着走”,直到安全越过夹金山。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登上夹金山顶。华小峰摄
今天,当我们重走长征路,无论面前的雪山有多高、天气有多冷,想想红军,还有什么艰险不能踩在脚下?
让我们记住这样一组数字——中央红军在四川境内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亚口夏山)、昌德山、打古山等5座雪山,红二方面军翻越了8座雪山,红四方面军则翻越了13座雪山。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