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独树镇纪念碑
人民网南阳10月3日电(徐驰)你或许曾听过红军四渡赤水的事迹,你或许曾看过泸定桥上的铁索,但你可能不知道血战独树镇的故事。事实上,它与上述战役并列长征史册。80多年前,这场血战,曾决定了红25军的生死存亡。
时值清秋,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七里岗青松苍翠,绿草掩映。岗上,一把25米高的变形刺刀直刺苍天。这把刺刀,就是红25军血战独树镇纪念碑。在它脚下,沉睡着当年血战于此的无名烈士。
“七里岗属于桐柏山到伏牛山交界处,当年红25军长征在此遭遇敌人伏击,打出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战斗,就是著名的血战独树镇。”方城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靳云开说。
前有围堵 后有重兵尾随
1934年11月16日,近3000人的红25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北上。在摆脱国民党军队多次围追堵截后,红25军通过豫西平原,准备向河南西部的伏牛山区挺进。要实现这一目的,则必须穿越许(昌)南(阳)公路。
驻军南阳地区的国民党第40军军长庞炳勋判断红军“似有经象河关及叶县方城间独树镇、保安寨西窜模样,仍为西窜企图”。他命令其第115旅在红军的必经之地方城县独树镇七里岗和砚山铺一带截击,同时令其骑兵团南下保安寨配合堵截;第116旅由新野北上南召,以阻止红25军进入伏牛山区。国民党军“豫鄂皖三省追剿队”5个支队和第40军骑兵第5师,此时也在红军后面紧紧尾追,形势相当紧迫。
许南公路两侧是一片辽阔的丘陵和平原地带。11月26日上午11时左右,国民党军第115旅和骑兵团抢先到达独树镇一带,在许南公路两侧的砚山铺、辛庄、七里岗、马庄、段庄、铁梨寨园等村构筑临时工事,形成东西长lO华里的“u”形堵击线,提前两小时封锁了公路。
初冬时节,恰遇寒流袭来,北风呼啸,寒风凛冽,风雪交加。红军战士身着冰冷湿透的单军装,赤脚行军,冻得浑身哆嗦。当日13时,正当先头部队224团沿七里岗脊北进,准备跨过许南公路时,突然遭到公路两侧敌人的猛烈袭击。
当地村民在清理烈士墓地的杂草
突然袭击 雨雪中的血战
据红25军战史记载,当时风雪交加、能见度很低,仓促之下,许多战士手指被冻僵,拉不开枪栓,被迫后撤。敌人趁机猛攻,并从两翼包围上来,224团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情况十分险恶。
危急时刻,跑步赶来的军政委吴焕先抵达先锋团。他一面指挥225团三连连长张海文带领全连冲到前面去反击。一面大声疾呼:“同志们,就地卧倒,坚决顶住敌人,决不能后退!”他的到来稳定了部队,红军战士立即卧倒在泥水里,利用地形顽强抗击敌人。
吴焕先从交通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高声呼喊:“同志们,现在是生死存亡的时候,决不能后退!共产党员跟我来!”战士们热血沸腾,上好刺刀、拔出大刀,爬起身来跟着他冲了上去,与敌人展开肉搏战。经过激战,红军初步稳定了战局。
激战中,副军长徐海东率在后阻击追兵的223团跑步赶到,投入战斗。“徐海东非常善于打仗,他集中全部轻重机枪组成‘人’字形攻势,向敌人猛烈反击,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方城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靳云开说。
但经过随后几番激战,红军仍未能打开突围缺口,只能转而坚守。双方在许南公路及附近村子拉锯,形成对峙局面。
牺牲在独树镇战役中的红军战士被集中埋葬
相信群众 跳出包围圈
天黑以后,风雪交加,狂风大作,敌情仍然严重:前、左、右均有围堵敌人,后有敌骑兵第5师等部队即将扑来。我军孤军作战,且又在地形平坦、人生地疏的地区,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对峙局面对红军很不利。我曾经看过资料,如果当天晚上红军仍然滞留在这附近,第二天可以赶到这附近的敌军将达到5万人以上。” 靳云开说。
为避免腹背受敌,25军领导决定连夜突围。吴焕先亲自找当地老乡询问地形,了解到在保安寨以北还有几条东西走向更加靠近伏牛山的路径。深夜,雨雪不止,全军战士不顾极度的饥饿劳累,由张庄农民王永合带路,穿过敌人空隙,从保安镇以北的沈庄附近通过许南公路,27日拂晓,进入伏牛山东麓,跳出了包围圈。
时任军长程子华后来在文章中写到:“独树镇遭遇战,是长征中关系到红25军生死存亡的一战。在地形气候不利的条件下,以不足三千人的兵力挫败敌数万步骑兵猛烈合击,转危为安。情势之险恶,战斗之惊心动魄,直到今天仍历历在目,难以忘却。”
独树镇一战,红25军伤亡300余人,将近全军的十分之一。这些烈士遗体后来都埋在七里岗战场西北的一个大坑中。上世纪60年代,当地修路时,老百姓从这里移出了满满一大坑烈士遗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