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戈壁大风沙,昆仑山下送晚霞”,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中的这两句歌词,是对扎根高原的石油人最生动的写照。在国内自然条件最艰苦、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石油人艰苦奋斗、创新进取,用青春和智慧诠释着“苦干实干,责任担当”的柴达木石油精神。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让可能变得完美
“老地质人说,柴达木盆地的地质结构,就像一个盘子摔碎在地上,又被人踩了一脚。在这样复杂的地形找石油,其难度是世界上其他油田都想象不到的事情。”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陈琰说。究竟有多难?历经30多年才开发出来的英东油田就是几代青海石油人啃下的“最硬的骨头”。
英东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英雄岭,80年代初由于当时技术的落后,加上地面及地下地质结构非常复杂,经过了“六上五下”的实地勘探,30年间都找不到油田的位置,只能“望油兴叹”。
2012年起,经过反复的反思、研究,青海油田的专家们打破原有的传统观念,决定用自主研发的世界先进“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这里的地质结构做三维立体的“CT”,进行勘探找油。
“这项技术的成本是过去的数十倍,而且在复杂山地运用这项技术,国内外都没有先例,风险很大,一旦失败,意味着上亿元的投入就打了水漂。”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中心主任王传武说。
观念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敢闯敢拼的青海石油人拿出了“放手一搏”的胆识和勇气。当油层的位置清晰地成像在图纸上的时候,几代石油人的梦想最终成为现实。英东油田的成功不仅攻克了世界性的难题,也为柴达木盆地找到了最“富足”的油田之一。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让可能变得完美,是青海油田人始终坚持的创新理念。都说石油工人是最苦最累最脏的职业,但是从日渐干净的工作服上,我们就能看到创新为这个传统行业带来的新变化和生产力。
“过去我们井下作业工人的工作服上全是石油和水,冬天水和油都硬了,脱下的工作服都会立起来,衣服的上的油甚至可以用刀子刮下来。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说起这变化,干了19年井下作业的石油工人曾顺德一脸得意。衣服上的小变化,反映着工作状态的大变化。井下作业负责油田试油试气、油井修理维护等工作,虽被誉为“油井医生”,但也是油田里最脏、最累、最险的工种之一。
“过去,工人们要把几百斤的铁管子用肩扛到钻井上,不仅体力消耗很大,还特别容易受伤。现在我们发明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滑车,配套相应创新改良的井下作业工艺,靠机械化运行,管子就能自动运到钻井上。不用肩扛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下降,身上自然干净了很多,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了,现在很多油田都在用我们的这个技术。”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总工程师陈徽熙说。
2009年起,井下作业公司成立研发团队,对各项技术工具进行改良创新,井下作业工种正由“体力活儿”向“技术活儿”转变。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取得各种技术专利100多项,在工人人数减少一半的情况下,公司工作量却翻了一番,安全生产也更上一个台阶。
如今,国内第四大气田涩北气田凭借三级调控24小时自动化监测,实现了场站白天巡检、夜晚无人值守的管理创新;扎哈泉油田通过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油田产量快速上升;东坪气田通过低能耗、处理工艺简单的天然气处理工艺,为青海、甘肃等地的天然气用户提供着高品质的天然气。
远在花土沟的采油一厂,有以“技术状元”史昆名字命名的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43名各工种技术能手把技术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企业增加效益百万元;在格尔木炼油厂,全国“五一”劳模杨永磊带领工作室18位技术人才解决了多项生产难题,取得国家专利15项。正如陈徽熙所感慨:“企业要想持续良好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竞争力。”
梦开始的地方
从敦煌出发,在瀚海戈壁中穿行了近5个小时,在距离冷湖镇东南方向 20公里外的戈壁上,我们来到一片上世纪60年代时期留下的油田遗迹。在这片如同月球表面一般荒凉的土地上,已经被风化的片片残垣,伫立在地中四井上的废弃的“磕头机”(采油设备的形象比喻),都默默诉说着当年万名石油人大会战的场景,这里也是柴达木石油事业“梦开始的地方”。
1954年,第一批地质人骑着骆驼走进柴达木盆地,声声驼铃唤醒了这片沉睡万年的“聚宝之地”。1955年11月24日,在柴达木盆地第一口探井泉一井开钻并获得工业油流。1956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支援克拉玛依和柴达木油区》的社论后,大批有志青年奔赴柴达木盆地,油田职工队伍迅速发展到近3万人,建起了著名的茫崖帐篷城。
1958年9月13日,冷湖地区地中四井发生井喷,原油连续畅喷三天三夜,日喷油高达800吨,在当时我国石油产量较低的情况下,冷湖油田跃居当时全国四大油田之一。
“英雄地中四,美名天下扬”,地中四井成为了柴达木石油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就在距离地中四井不远处的冷湖四号公墓中,400多位为了祖国石油事业献身的英雄们,正静静地守护着这片曾经抛洒了青春和生命的土地,成为一代代青海石油人心中不朽的丰碑。
“在柴达木盆地里,有个叫南八仙的地方,就是为了纪念8位在此牺牲的女地质队员而命名的。刚来到这里的时候,艰苦的环境让我很失落,但是听了南八仙的故事后,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和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陈琰一样,越来越多的石油人之所以选择坚守高原,心中的那股劲儿就是无限的动力。
“我工作的狮20井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采油井,最辛苦的就是冬季,我们要在零下40多度的气温下对设备巡检,还要克服高原缺氧带来的头晕乏力和气短。1995年我们来了35个人,如今只留下了不到20个。”采油高级技师张铭在海拔3430米的油井,一干就是十几年。
“每次上井巡检我们一趟下来就要跑40多公里,第一次检修阀门我还被喷了满满一脸的石油,但是我知道,我现在的工作环境比父母当年要好太多了。虽然我同学都在南方条件比较好的油田,可以呼吸着湿润的空气,但是我们在这里更能体会到《我为祖国献石油》中唱出的那份激情。唯一不好的,就是这里寄快递不包邮,哈哈。”作为“油三代”的22岁小姑娘肖倩,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选择和父母并肩作战。
在昆仑山北麓下的扎哈泉采油作业区,平均年龄28岁的采油二厂女子拉油班组成为了戈壁上一抹“亮丽”的风景。“别看我们都是姑娘,每天在5米高的油罐上爬上爬下可是我们最拿手的。虽然我们只能住在野外的板房里,有时一卸油就到第二天天亮了,但是这里的每个师傅都很照顾我们,姐妹们一起工作很有动力。”26岁的兰佳慧被安全帽和围巾裹得严严实实,但是依然可以看见那双深邃的大眼睛里,泛着亮光。
“志在戈壁寻宝,业绩和祁连同在。”这句刻在冷湖四号公墓外墙上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位石油人对工作的坚守,对信仰的崇拜。
他们在戈壁建设绿色家园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用这四句话形容柴达木盆地艰苦的环境,一点也不夸张。人们常说,在高原,站在这里就是奉献,而石油人“苦中作乐”的精神,重新书写了人们对于高原的印象,丰富着奉献的内涵。
冷湖镇,一个因石油而兴的地方,而在过去,想在冷湖吃口绿油油的蔬菜都是个奢望。“冷湖远离城市,吃个菜要从几百公里外运过来,别说新鲜了,能吃到就已经很不错了。”冷湖居民李民感叹。为了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带动地方发展,青海油田做出了“向戈壁要绿色”的挑战。
2015年青海油田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起了4233平米的冷湖设施农业种植园,通过无土栽培技术,成功种植出蔬菜,同时还可满足冷湖镇一半人口的供应。种植园内还设立了氧吧休闲区,免费对市民开放。在茫茫戈壁中的花土沟、南八仙、涩北气田等地,这样的“绿洲”正随着石油工人的足迹处处绽放。
“花土沟的石油职工活动中心真气派,不仅有电影院,还有健身房、羽毛球室、乒乓球室,我们一家人周末还可以带孩子来游泳呢,这在缺水的戈壁可是最大的福利啊。”如果不是亲自来到花土沟,这位当地百姓口中的话我可万万不会相信。
沿着花土沟铺设至格尔木的输油管道,在海拔3075米的地方坐落着一座“模范职工之家”。走进青海油田管道输油处大乌斯站,吸引眼球的不是如同宾馆标间一般的职工宿舍,而是过道墙上那一幅幅员工自己创作的字画和摄影作品。“别看我们人少地方远,我们的业余生活很丰富,职工也是人才济济,我们还出过国家级的书法家呢。”大乌斯站站长牛祥会骄傲地说。
俗话说:高原高,高不过凌云壮志;大漠苦,苦不倒管道英雄。大乌斯站最先以修建温室的方式,通过干部职工一起种植绿色植被,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然后场站陆续成立书法协会、乒乓球协会、棋牌协会等,以文化建设丰富员工生活,提升队伍凝聚力,营造家庭式的生活氛围。
“以前住板房,后勤保障也不好,员工干了一天活儿回来只能睡觉,单调的生活环境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职工的工作状态。现在我们这里发展很快,虽然外面荒凉,野外工作也很辛苦,但是回到驻地就像家一样,员工们的精神状态都很好。”管道输油处党委书记洪晓煜说。
二十年来,涩北气田人以荒原为家、风沙为伴,却实现了创业之初提出的“人员少、机构精、素质高、效益好”的目标,以党建文化促发展就是带好队伍的“不二法门”。
通过创新开展“党组织强体”、“党员塑形”、“党员创效”活动,推行“三模式一创建”基层建设工作法,以劳动竞赛、“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为载体,在筑牢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同时,也把“气田科学发展,员工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为一位员工的心中。
“在丰富文化建设,强化精神保障的引领下,我们推进安全文化、廉洁文化、节约文化,健康文化进部门、进基层、进岗位,逐渐培育起了以朝气、大气、文气、和气、行气为核心的‘五气'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海油田‘气'文化。”采气一厂总经理张栋说。
“苦干实干,责任担当。”当问起什么是“柴达木石油精神”的时候,不同工龄、不同岗位的青海石油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这句话。行程3000多公里,每一座油井、每一顶安全帽,都诠释了什么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高原精神。
“十三五”时期,青海油田秉承“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油而战的奉献精神”,为全面建成千万吨高原油气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地方发展的目标,正奔跑在新的征程。(杨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