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浓度下降五成 环境治理还得靠协同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方便了居民的生活;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想要改善“阳光”“空气”和“水”的品质,就更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不断深化,北京与津冀合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压减燃煤发展清洁能源、控制工业和扬尘污染等重点减排。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累计共压减燃煤消费4030万吨,淘汰化解过剩炼铁产能4000余万吨、炼钢4100余万吨、焦炭1600余万吨、水泥5300余万吨、平板玻璃5100余万重量箱;完成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装机容量4955万千瓦,淘汰燃煤锅炉3.01万台、8.7万蒸吨,完成散煤清洁化替代2000余万吨;淘汰黄标车老旧车276万辆,推广新能源车21万辆,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改造9000余座,关停退出高污染企业3500多家。
经过三年的协同治理,京津冀区域四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空气质量取得了整体改善。2016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PM2.5、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1、119、31和49微克每立方米,较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33%、34%、55.6%和4.5%,区域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6.8%,较2013年相比上升19.2%,区域平均重污染天数则从2013年的76天减少到33天,下降56.1%。
据北京市发改委统计,7成左右的京津冀居民切实感受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环境方面的推动作用,包括关闭多家污染企业,绿化面积增大,新能源得到推广和应用,水资源得到保护和治理等。
同时,京津冀生态协同保护深入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林业建设19.7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全面实施,122万亩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试点工程全面完成,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等项目持续推进,永定河生态廊道、南水北调东线进京项目有序推进。
培训津冀医师700余人 9个京津冀高校联盟成立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三地共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将北京“不要”的产业“转移”出去。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在稳步推进。
三年来,北京市、区两级与津冀各地方共签署教育合作协议21个,实施合作项目30余个。组建了京津冀地区9个高校联盟,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2016年9月顺利开学,北京五中、八一学校、史家小学廊坊和保定分校建设有序推进。
在医疗卫生协作方面,北京市属11家医院和1家企业医院已与河北13家医院开展合作办医,2016年上半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院患者中,河北患者占比从2013年的9.05%降至7.47%;北京与河北省开展了北京-燕达、北京-曹妃甸、北京-张家口、北京-承德4个重点医疗合作项目,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科室托管等多种形式,累计派出医师1000余人,接受津冀两地进修医师700余人,接诊患者约7万人次,会诊8千余人次,有力地提升了津冀地区医疗水平。
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紧邻潮白河北京五中的分校建筑大气,操场广阔,吸引了大批北京市民前来就读。来自北京市通州区的张先生正在考虑让女儿进入北京五中大厂分校就读,问及原因,张先生说:“北京的教育资源是好,但是人太多,孩子想接受优质的教育反而很难。这里不一样,享有北京的优势资源又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相信可以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北京的发展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与北京的对接。破解北京发展难题、治理“大城市病”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未来,北京将稳扎稳打、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携手津冀共同续写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