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闻4月20日讯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4·19”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互联网事业发展做出的最为集中、全面、系统的阐述,讲话全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光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指导我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事业,对互联网事业发展寄予厚望,对互联网从业者关怀备至。 在“4·19”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是年轻人的事业”的论断,深刻揭示出了“互联网事业发展”与“青年成长发展”的时代特征及其辩证关系。
日前,又恰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刚刚颁布实施,“互联网”和“青年”这样两个最具时代价值的概念——正日益丰富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和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力。
互联网事业是与新发展理念契合度最高的行业。互联网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是人类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又一次最为重大的社会技术变革,并将继续塑造着互联网驱动型的社会形态。
在进入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而互联网事业则是与这五大发展理念契合度最高的行业,“互联网+”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量。
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家治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将促使互联网空间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青年是互联网运用最为活跃的社会群体。青年与新技术具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既是接受和使用新技术的先行者,也是观念更新、技术升级的挑战者。同样,青年是互联网运用最为活跃的群体,青年群体对互联网的运用带有鲜明的青年特质。青年的意见表达、社会参与、就业创业、社会交往都与互联网无缝对接、紧密融合。
同时,青年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形态、文化模式、组织方式也对其他社会群体产生了引导和示范作用,也正因为如此,青年被形象地称为“网络原住民”,而他们的父母与长辈则被称作“网络移民”。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年1月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7.31亿人,其中,10-39岁的青少年网民为主体,约占网民总数的73.7%,青年已然成为了互联网使用最活跃的社会群体,“互联网+青年”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事业发展和青年发展的显著特点。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的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合法权益、预防违法范围、社会保障在内的10个青年发展优先领域,都与互联网具有密切关联。互联网为青年更好发展、更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资源、空间和舞台;同样,“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对青年开展有效的思想引领、成长发展服务也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
“互联网”与“青年”已成为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很显然,互联网和青年作为当今社会最为活跃的力量,已经超越了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构成元素的范畴,而日益成为全面影响当今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
一方面,互联网超出了一个行业的范畴,与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日益孕育出诸多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逐渐形成了社会网络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青年也超出了一个群体的范畴,青年通过表达、行动、交往、参与、文化改造着经济社会结构,也影响和塑造了其他社会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与评价标准,形成了社会青年化的独特景观。
在今天的语境下,互联网可谓是当今最先进技术力量的代表,青年则是最先进社会力量的代表,先进的社会力量运用技术力量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来源。而中国共产党作为最为先进的政治力量,就必须广泛推进、掌握、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力量,并且有机嵌入、整合、动员最先进的社会力量,在此过程中,先进的政治力量、先进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社会力量相互之间得到充分有机结合,从而推进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互联网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青年期是充满向上向外张力的人生阶段,青年性作为青年的本质,其指向的是一种向上的张力、变革的力量、创新的精神,青年的发展动能如果能得到很好的引导,会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创新动力的重要源泉。
曾经有一项统计显示,大量的互联网企业都是由青年人创建,互联网企业从业者也都是以青年为主体,马化腾1998年创建腾讯的时候只有27岁,马云从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的时候也不过31岁,而诸如超级课程表等深受喜爱的移动互联APP应用也都是由在校大学生研发成功。
几年前,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平均年龄只有26岁左右,随着早期从业创业者的年龄增长,互联网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年龄老化,但平均年龄依然在32岁左右。进一步优化“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爱才惜才”的氛围环境,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制度空间对于互联网事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
“党和国家的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是国家‘十三五’时期的重头戏”,要实现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必须发挥青年的作用,特别是网信领域企业家、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作用,这就要求互联网这个年轻人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必须适应和照顾年轻人成长发展的特点,在青年人才的培养上“下大功夫、下大本钱,请优秀的老师,编优秀的教材,招优秀的学生”,通过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等改革为年轻人在互联网事业中的展露才华和成长发展提供舞台。
“互联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这就要求我们“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同时,“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让做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
唯有推动青年“搏击‘互联网+’新时代,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方能为互联网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持久的青春动力。
(作者朱峰系河北大学副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团中央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