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这是一条修建于公元前221年的公路,从陕西咸阳一直修建到内蒙古包头,全长七百多公里,它被称作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比著名的罗马大道还要早200多年。在黄土高原上,蜿蜒前行,连接着南北,这就是秦直道。
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
修建于公元前221年的秦直道
秦直道最宽处超过60米,最窄处也有20多米,行进在宽阔的原野,连绵的山脊。
著名的昭君出塞走的就是这条路。
从咸阳出发只需要三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阴山脚下,对于巩固边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巩固边防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当初主要用于军事目的而修建的秦直道,在以后的岁月里,随着人口的聚集,一些驿站逐渐发展成城镇,成为了商贸往来,经济交流的一条重要南北通道。内地居民随之带去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秦直道沿途的城镇也因此得到繁荣发展。
隋唐时的抚宁县,因秦直道而谷粟产量日增,所产小米,米汁如脂”,因之,更名为现在的“米脂县”。
沧海桑田,如今秦直道早已被扬尘掩盖,昔日的繁华也埋藏在这黄土之下,落寞地穿行在荒野之中。只有这些破碎的瓦当,深嵌在泥土上的车辙印还依稀可见那车水马龙的景象。
沿黄河而建的沿黄公路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一条纵贯陕西南北的新的公路正在建成,新的公路与秦直道相伴而行,沿黄河而建,这就是即将建成的沿黄公路。2000多年前修建的秦直道为后来的边塞与内地的交流与繁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今,与秦直道并肩而行的沿黄公路,将跨越2000年的时空,创造新的奇迹,为上百万人带去新的福祉。
秦直道与沿黄公路
带来脱贫希望的沿黄公路
沿黄公路从陕西省府谷县的“黄河入陕第一湾”开始,与秦直道遥遥相望,伴随着黄河,一路南下,直至陕西省渭南市的华山脚下。
正在修建的张家沟大桥
全长828.5公里的沿黄公路,在革命老区延安市宜川县,和黄河走得最近,也走的最难。沿黄公路在这里,要经过28公里的无人区。为了修通这28公里,施工工人修建了277公里的建设便道。
眼前这座位于无人区内的张家沟大桥,桥墩高80米,这是在零下15度的天气条件下,历经塌方和水毁,克服重重困难,在河谷之上架起了这座大桥。
贯通南北 造福百万群众
沿黄公路途经陕西4市12县72个乡,涉及到1220个村庄,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个。今年8月份,沿黄公路就将建成通车,建成后将连接9条高速公路、13条国道以及80条县乡公路,沿途的群众将迎来路畅民富的新时代。
沿黄公路:马树坪村的脱贫致富路
空中鸟瞰马树坪村
马树坪村是延安市最偏远的贫困村。虽已进入五月,从空中看,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还只是刚刚抹上绿色,与这迟来的春色一样,这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很快就要迎来脱贫的春天。这春天就来自于即将通车的沿黄公路。
付长红今年44岁,却是全村最年轻的劳力,年轻人带着孩子都出去打工了。从村子去最近的韩城市,要翻三座大山,想买袋盐,都要骑一个多小时的摩托到镇上去。交通不便是制约马树坪村脱贫的最大障碍。
今年八月就要通车的沿黄公路,距离村口就100米。以前,砂石运费比成本还高,村民想盖房都盖不起。去年,大车刚能沿着施工便道进村,付长红就和大哥一起,一家花了两万多,盖起了村里第一批砖瓦房。
马树坪村盛产柿子和花椒,过去由于路不行,柿子烂在树上,花椒只能卖给小商贩,价格被压得很低,沿黄公路要修好了,不仅柿子能换钱,花椒一斤也能多卖五块钱。
眼看路就要通了,在靠近村口的地方,大伙谋划着盖起新房,建起农家乐,依靠这条路,早日脱贫致富。
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距离马树坪村只有28公里,村里只有生产队长一个人去过,付长红说路通后,他一定要去看看,他希望沿黄公路能彻底改变他们村落后的面貌。
沿黄公路穿越陕西12个县,72个乡镇,其中国家扶贫重点县8个,直接受益人口超过200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