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达儿家中的织布机是10年前自己动手组装的,这台简易的设备现在每月能为她带来近4000元收入。“坐在家中就能赚钱,比以前在餐馆打工端盘子的日子强多了。”雅达儿说。
雅达儿是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的织娘,学了10年珞巴编织手艺。村里有11户像雅达儿这样的村民,他们利用闲暇时间编织氆氇(一种毛织品——记者注),定期会有客户前来收购。这些织品被销往全国各地,成了抢手的民族手工艺品。
这门编织手艺是珞巴族特有的技艺。珞巴族只有3600多人,主要分布在西藏,才召村有18户珞巴族村民。长期以来,珞巴族都有手工织布做衣服的习俗,把山羊毛或绵羊毛碾成线,用植物、矿物上色,织成氆氇,最后剪裁成上衣、围巾或短裙。
雅达儿介绍说,“这门手艺都是亚依教的,要不是她,差点就失传了。”
43岁的亚依是珞巴族服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于织布声,她再熟悉不过。小时候,母亲常常为她织布裁衣,亚依觉得很有意思,9岁那年便跟着母亲学织布。
多年以后,亚依仍然保持传统织布裁衣的习惯。当时,村里几位60岁以上的长辈已经做不动了,年轻人里只有亚依会这门手艺。村民觉得好奇,时不时过来围观。县文化局也找到她,希望她能把珞巴族编织技艺传承下去。
2007年,亚依开始收徒。她挨家挨户敲开村民家的大门,经过不断劝说,陆续收了10多个女孩子做徒弟。南伊珞巴民族乡专门把驻村工作队的一间房腾了出来,作为她们的工作室。
“这门手艺学起来太难了。”雅达儿记得,“编织时眼睛要一直盯着,手指必须灵活,还得绣上花。开始学的时候,腰最吃劲,有时会疼上好几天。”新手织好一块3米长的氆氇需要一个月,甚至更久。
成品出来后,织娘们很开心,但这种兴奋劲儿并没持续多久。由于缺少销售渠道,这些花费大量心血做出的织品,只能在家中当摆设。
“没收入,大家都挺不高兴的。”亚依叹了口气,“温饱都解决不了,谁还愿意做呢?”相比而言,挖冬虫夏草,每根卖几十元,更吸引人。
三四个月过去了,放弃的姑娘越来越多,有时工作室里连一半人都不到,最后只剩下雅达儿等3个姑娘。
改变发生在2012年。
林芝市制定了《启动开发有本地文化内涵的旅游衍生品制作的工作方案》,试点西藏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独立设计师盖宏睿受邀来考察手工艺发展的前景。
盖宏睿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当时她为村民设计织品的色系和款式,村民根据自己的审美,自由纺织氆氇,林芝市巴宜区真巴村工坊进行二次加工,她统一帮忙搭建销售渠道。以往珞巴族没尝试过的围巾、钱包等,也从那时开始出现。
此后,才召村不到20平方米的工作室,变成了100多平方米的珞巴族服饰工坊,姑娘们有了更好的环境。工坊木架上展示着色彩和样式不一的围巾,挎包和钱包用蓝、红、棕、黄等线条编织而成,陈列在一旁的长桌上。
为了提升村民的积极性,也为了提升商品“独一无二”的价值,每条围巾或钱包的成品上,都印着制作者的姓名,“珞巴族编织技艺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村民有了积极性。钱包鼓了起来,文化也得到了传承。”盖宏睿说。
雅达儿说,一条长3米、宽1米的氆氇,她现在只需要织两天,可以挣到200元~300元。有了销售渠道,村子里越来越多的珞巴族姑娘开始跟着亚依学习这门手艺,雅达儿也收了两个徒弟。珞巴族织娘用祖辈的技艺“织出”新日子,一门受冷落的“非遗”手艺活了过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