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蹲点贫困村调研采访】
光明日报记者 李玉兰
“地种的比以前少多了。”
“光种地不行,我们这里田地本来就少,种地收入太少。”
记者在四川省仪陇县险岩村发现,农民关于种地的话题少了,关于产业、挣钱的话题多了。
险岩村山上的地,地块小,也不肥沃,出去打工的人多了,甚至有撂荒的田地,现在都通过土地流转种上了桃树。桃园又吸纳部分村民去打工,一年下来,在桃园打工的收入比种这些地高许多。
更重要的是,300多亩的桃园成为村里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大资本。前不久村里举办第一届桃花节,一下子来了两万人。手疾眼快的村民临时办个农家乐,两三天时间就挣了几千块钱。就连隔壁村的农家乐也沾光不少。
村里的90后张川通过养鸡脱了贫,现在正计划开一个以土鸡菜肴为特色的农家乐。70岁的老大伯张吉典房子离村里的大路比较远,尽管还没想好旅游业发展起来自己干点啥,他已经打算在自家到村主干道的小路两侧种些花,正在琢磨什么花更有“魅力”。
“种满花,游客就不会嫌远,就会过来了。”张吉典说。
山上的差地种了桃树,平缓处的好地则种上了蔬菜。不过蔬菜的种法和过去完全不一样。过去家家户户各种各的,现在村里的好地经过高效农田整治,从去年开始统一品种,种植生态蔬菜、时令蔬菜。
村里的第一书记刘晓丹介绍,之前各家种各种蔬菜,吃不完也卖不掉。“蔬菜不同别的,不成规模,没人来收,自己去卖,卖的钱还不够来回折腾。”
“去年第一季统一种植了苦瓜,开始还担心不好卖,到了上市季节,县里的商家每天自己开车过来收走,卖得特别好。第二季种了榨菜。”刘晓丹说,今年则统一种植了豇豆。
收入增长是看得见的,但是产业的发展意义远不止此。青壮年出去打工,留在村里的人多数年纪大了,像过去那样种地已经力不从心。在桃园打工、种植蔬菜、种植蘑菇等等相对以前一家耕种十几亩地,活儿轻松,年纪大一点的人也能干。
刘晓丹说:“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贫困村民增收致富,更重要的是贫困户在这个过程中接受新思想、养成好习惯,也获得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模式的全方位革新。去年搞统一种植的时候,有村民说‘我在土里刨了一辈子,也没见刨出个金娃娃来’,不信能赚钱,今年统一种豇豆,都特别积极。”
“传统的耕作方式自给自足,一家一户只能得温饱,老百姓看不到经济效益,所以‘农二代’‘农三代’对土地没有感情。农村要发展现代农业,要集团化、品牌化经营,才能有真正的效益。而现代农业,要让农民真正见到利,才能激发他们。”南充市农牧业局党组成员、总兽医师陈俊是对口险岩村扶贫工作组成员之一,险岩村的食用菌种植产业初见成效,已经使多户人家脱贫。但是在陈俊看来,这只是起步。陈俊正在为村里联系四川农业大学,打算将险岩村设为川农大的实训基地。到时候食用菌方面的专家和学子们来这里搞研究,对村里蘑菇产业的长远发展自然有好处。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1日 03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