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鼓浪屿景观(7月12日手机全景拍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厦门的城市智慧,更体现在城市巨变中从未迷失的文化底蕴里。
在曾厝垵最东头,一条马路明显分为两段:往东一段宽阔平整,往西进村口则是“城中村”味道的小路。正是这“城中村”保住了曾厝垵的“文艺范”。
“当时,曾厝垵面临拆迁问题,已经拆到这个路口了。”思明区滨海街道副主任杨邑新说。是一拆了之、开发房产,还是整合资源、转型升级?思明区纠结过。
2013年,曾厝垵被列为“城中村”转型试点。昔日蒙尘的闽南古厝、渔村文化得到发掘整理,在政府引导与社区共建下,既保护原生态的渔村历史风貌,又注入时尚多元的文化创意内容。
城市发展浪潮中,厦门就这样守住了诸多历史文化底蕴,留住了城市静气。
创新发展的跃动之城——以改革为使命,以开放为动力,厦门凭海临风激流勇进
夏日的环岛路风景如画,数字“98”造型的巨大金钥匙屹立海边,熠熠生辉。每年9月8日,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都会在厦门举行,上万客商于此追逐创富“金钥匙”。
站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远眺,天高海阔、澄碧万里。曾经人稀船少的边海之地,如今已变身开放前沿。
这是5月21日航拍的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附近景色。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办事大厅人来人往,彰显出这个新生试验区的活力。“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改革……在厦门片区,多项改革措施走在全国前列,企业注册、经营、通关更加便利。自2015年4月挂牌至今年6月,片区累计注册企业2.75万家,注册资本4600多亿元。
“如果说经济特区过去一定程度依靠政策红利,今天则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持续创新释放发展活力。惟有不停闯、不停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新优势。”厦门市长庄稼汉说。
沟通台海,连通世界。融入国家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厦门视野更加广阔。从海沧港区始发的中欧(厦门)班列,已先后开通波兰罗兹、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俄罗斯莫斯科4个终点站,且通过海铁联运延伸至台湾地区,对接东盟,形成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携手”。
首条厦门直开的中欧(厦门—莫斯科)直达货运班列从南昌铁路局厦门东孚火车站开出(4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开放,海纳百川;改革,快马加鞭。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叶建明清楚记得,2015年的一天,厦门市发改委突然交给他们一项课题:参考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评估厦门营商环境。
“用世行指标对标营商环境,全国没有先例。”叶建明颇为疑虑,世行评价体系主要依据企业家评价,企业“吐槽”,政府真能“纳谏”?
厦大课题组由此提交了一份“刀刀见骨”的报告,原汁原味反映了企业感受。比如,开办企业必须刻印公章,不仅费用近千元,且耗时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
刀刃向内,大力除弊。厦门以问题为导向,“动真格”优化营商环境:以公章刻印为例,几经“博弈”,该业务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企业刻章“就地可办、立等可取”,费用极大降低。
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局长张祖康说:“在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过程中,城市的管理部门不断跳出自我意识,强化服务自觉,持续为厦门魅力注入源头活水。”
对标不息,改进不止。经第三方机构评估,2016年厦门营商环境相当于全球经济体第40位水平,比2014年上升了21位,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办事效率大大提高,托关系不如自己办。”来自安徽的“新厦门人”、在厦门创业二十余年的人人联盟电子商务公司总裁张军说。上世纪末,他只身一人来厦门谋生,从打工、跑销售干起,如今拥有自己的酒店,设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在这里扎根,不想走了。”
航拍厦门环岛路上的CBD商圈(2016年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在改革中破题,在发展中思索。谈起厦门经常被“拷问”的“短板”,经济规模偏小是其中之一。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厦门经济体量最小,去年GDP不到3800亿元。
曾几何时,厦门也面临“做大”的压力与冲动。多年前厦门有意引进一大型PX项目,每年可以增加数百亿GDP,但最终政府尊重群众意愿,审慎评估利弊,放弃了这一项目。长期作为城市主导产业之一的化工业被“忍痛割爱”,产业结构得到逐步调整。
软件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已快速跻身千亿产业链之一,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102亿元。在厦门岛东部的软件园二期,仅1平方公里的狭小空间,入驻了上千家软件信息类企业,聚集6万多员工;岛内发展饱和,软件园三期又在岛外高起点布局,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已有500多家企业进驻。
服务业、高科技发展呈现加速态势——去年,全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9.1%;国内外游客赴厦人数达67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68亿元;会展经济也热火朝天,各类会展达200多场。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25家,占福建全省总数的一半。今年前5月,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67.7%。
新发展战略、高新产业导向,既是形势使然,也是自觉追求,一个跃动之城正呈“跳跃发展之势”。
“城市竞争中,厦门参加‘举重’比赛没有优势,但参加‘选美’比赛当仁不让。”裴金佳说。
共建共享的人人之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涵养城市人文精神,打造共同参与的人民城市
今年1月,全国首条空中自行车道亮相厦门。这条全程高架的空中自行车道全长7.6公里,宛如一条绿色长龙盘踞在空中。
设计师原本把骑行路面设计为橙色,征求意见时市民积极参加,微信点击量迅速过了10万+,多数人在留言中要求改成绿色。最后专家组认为,厦门炎热时间较长,用绿色标识更有清爽舒适之感,市民意见“胜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