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手术,王振宇每天要做三四台。本人供图
一身白大褂映着天蓝色条纹衬衫,眼神犀利明亮,腰背挺拔,一米八多的身材给人莫名的威严感,但并不压迫。初见王振宇教授,很难相信他已年过花甲。
王振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内最著名的脊髓脊柱外科疾病诊治专家,现任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脊髓脊柱专业组组长。1986年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博士学位,从事神经外科专业35年,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主编国内第一部《脊髓肿瘤外科学》。
对上面这段介绍,王振宇教授似乎并不“感冒”。他给自己的定位只有三个词:医生、学者、老师。
求学:对知识学问从不满足
“我对知识、学问从来都不满足,如饥似渴”,回忆起20几年的求学路,王振宇称:“没想太多,就想往前奔。”
王振宇出身医学世家,父亲是中原名医、河南中医学院的王庚贤教授。今年3月份,郑州有关单位组织了王庚贤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到场近千人。王振宇说,父亲从药铺的坐堂郎中做起,年纪轻轻就名满中原,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组建中医学院时被作为地方名医被第一批征召。在王振宇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总挤满了人,家外总停着一大片自行车、架子车,有时候还有小轿车。
“我从小就觉得,做医生最有出息,因为这是救人的大事业啊”。 王振宇说,自幼受父亲言传身教,家里兄弟姊妹共五人,全部从医。
王振宇几岁就开始背汤头歌诀,小学就帮父亲“抄方子”,初中已经熟读了不少中医典籍。高中赶上“文革”,学校停课了,但他没有停止学习,而是在家研读医书,跟父亲学习经络、针灸,在县中医院药房学习炮制和抓药。
“我从小记忆力好。”王振宇还清晰记得小学四年级时,教育局在各校抽调学生背毛主席的“老三篇”,他被选为全校唯一代表参赛。
高考一恢复,王振宇顺利考入河南医科大学。“我从小学中医,但读大学选了西医。我不觉得有什么区别,觉得能进去这个大门,能治病救人就行。”王振宇称,因为兴趣加志向,自己学习特别刻苦。毕业时省卫生厅组织统一考试,全国的军队医院也下来招人,王振宇记不清自己考了第三还是第几,只记得有天下着雨,卫生厅的工作人员来到家里,告诉他由于成绩好,有优先选择权。“招人的都在驻地,一过去大家都知道我,他们就想要成绩好的。”王振宇最后选择了郑州空军医院。这一年,他27岁。
工作一年后,国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我不满足,一心想考研究生。”英语底子薄,他就报了广播电视大学专修英语,还买了台老式收音机,每天定时定点听节目,练口语。1983年,王振宇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而此时的他,已与爱人结婚。读研究生第一年时,孩子出生,而他只回去了三天。
“有天下着大雨,我爱人从郑州来西安找我。那时孩子刚会走路,她牵着孩子站在雨里,我在实验室不知道,同学过来喊‘你老婆来啦!’”讲这话时,他眼里满是疼惜。
“那时为了学习牺牲了家庭,但光牺牲不行,还得奋进啊。”西安的夏天尤其折磨人,狭小闷热的实验室里是各种动物尸体的臭味。最多的日子里,王振宇白天跟老师查房、学习,晚上赶紧跑去实验室,一呆就是半夜。
1992年,刚刚完成博士学生论文答辩(右四为王振宇)。本人供图
努力不会白费。王振宇的硕士毕业论文获首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二等奖,中央领导亲自颁奖。他还因此受邀去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这年他32岁。
硕士毕业后,王振宇回到郑州空军医院,一年后得到去北京天坛医院进修的机会。学习开阔了眼界,1989年,王振宇考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博士研究生。这一年,他35岁。
从1983考取硕士研究生开始,为了求学,王振宇辗转西安、郑州、北京,与爱人聚少离多。等到1992年博士毕业,孩子都已经9岁了。
救人:从未拒收一个病人
“我现在回头看,自己最幸运的,是没有浪费宝贵的光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哪怕文革期间学校停课,我也每天都在学习。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医卫事业进步,大时代给予的所有机遇,我都抓住了。”
从1992年博士毕业到2000年,王振宇在空军总医院工作。在这八年里,他拿过部队最高奖项,职称也到了正高,任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2000年, 王振宇调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任神经外科主任。
在国外参加学术会议。本人供图
当时北医三院神经外科远没有今天这样的地位。王振宇来的第一年,床位只有十几张,全年手术不到100台,且大多是外伤处理。现如今,科室床位规模扩大三倍多,全年手术700台,形成了复杂、疑难脊髓疾病诊治的专业特色,尤其擅长诊治椎管内脊髓肿瘤、脑肿瘤、垂体腺瘤、脊髓空洞、脊髓栓系、骶管囊肿等。不管在学术界还是患者口碑,北医三院神经外科的脊柱脊髓特色早已名声大噪。
“我从来没有体会过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尽管已经63岁,但王振宇仍保持着每天3到4台手术的工作量。他撸开裤管,是快到膝盖的长袜——长年站手术台,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小腿静脉曲张越发严重。手术间隙,他吃的最多的是放冷的盒饭,日积月累形成慢性胃炎,上个周末他刚刚做了胃镜检查。
和自己父亲当年每到周末在家看病看到半夜一样, 王振宇也是个不会拒绝的人。“患者抱着一丝希望,拖家带口,几千里从外地跑到北京来找我做手术,我没法说不啊!”王振宇说。
他似乎又是个很会拒绝的人。采访中他接了个电话,说了30秒左右便挂断。是个出版社要给他出书,“我哪有那个时间,手术都做不过来”。
在医疗学术界,王振宇是首个提出“瘫前手术”的专家。神经外科历来讲究“瘫后手术”,这样医生承担的风险最小。而“瘫前手术”,则是把医生的压力和风险放到最大,考验的是医者的仁心和医术。
采访中,副主任医师陈晓东“抱怨”道:“主任总给我们出难题,别的医院不收的病人,主任统统接收,没见他拒收任何一个。”
瘫前手术最考验医者的仁心和医术。本人供图
王振宇打开手机,给记者看一段小视频,背景是蓝天白云的青藏高原,一个身穿藏袍的小伙在自家屋前行走。王振宇说,去年此时,这个小伙已完全瘫痪,此前在各大医院均被告知无计可施。由于只会说藏语,也给交流带来很大障碍。还有,藏族群众出于个人信仰,手术过程拒绝输血,这让本就复杂的病情难上加难。王振宇力排众议接收了这名病人,带着团队争分夺秒做预案,从各个环节控制病人失血量,整场手术做了7个多小时。经过20天左右的治疗,藏族小伙成功“横着进来,立着出去。”
授业:看病救人还要治学育人
王振宇的办公室有两张小沙发。进门处一个稍大些,前面一张茶几,原是待客用。办公桌旁还有张更小的,上面铺了90年代家家户户都曾用过的蓝白相间格子布料,作沙发罩。如今,两张沙发上面堆满了书。书的背后,是一张办公桌。门诊、手术和查房的间隙,王振宇总是在这张办公桌上看学生们的论文。
王振宇说,事业要做强,必须有人才。这些年医疗界的舆论环境不好,很多人不愿意学医,有些学了医但不愿意当医生,那今后谁来救人?
看病救人、治学育人,是王振宇两条并行的轨道,他都很看重。作为博士生导师,王振宇坦言,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医学、医术关乎人命,马虎就是草菅人命!他曾多次在会上把学生说哭,查房时看到哪个学生分管的病人哪里存在疏漏,他一定会“加小灶”补课。
看到学生成长成才,也是王振宇最开心的时刻。本人供图
副主任医师陈晓东给他的评价是:军营气息较重,雷厉风行,脾气大,但是就事论事,绝不记仇。“我们关系特别好,但也经常针对某个案例争得面红耳赤,第二天就像没发生过似的。”
王振宇带的第一个研究生于涛,已在北医三院工作12年,现为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在于涛的印象里,王教授严,但有担当,也会适时安抚。刚参加工作时,他跟着王振宇做个腰椎手术,需要剥离肌肉。“当时经验少,一刀下去切深了,水一直往外流,眼看病人下面一根神经还抽搐了下,我吓得手一直抖。”王振宇查看后,一面安抚他“没事没事”,一面接过手术刀及时补救,手术顺利完成。
王振宇培养学生,也重视学生工作意向。硕士毕业,他帮学生联系导师;博士毕业,他帮学生物色适合的医院。
这些年,王振宇已经记不清自己究竟做过多少台手术,挽救过多少人命,让多少家庭的顶梁柱重新挺起脊梁,让多少家庭的希望重新站起来。让他欣慰的,除了这些,还有自己的学生们。他说,自己60岁生日时,尽管百般推辞,但他的历届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为他庆生。他们当中,有大医院的主任,有地方医院的院长,也有学界翘楚。
“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王振宇称,医者有三样品质最重要:责任心、同情心和勇于担当的气魄。所谓“至重唯人命,最难确是医”,求学时,他是朝乾夕惕的学子;行医时,他是妙手回春的白大褂;为师时,他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程师。三地求学,四海行医,八方桃李,王振宇用责任担当诠释新时代下的大医精诚,彰显着甘为春泥的奉献精神,镌刻下自强不息的人生华章。(中国青年网记者 邹畅)
-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之七
- “最美医生”董峰:银针火罐 一片丹心
-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之六
- 以“四个伟大”书写时代新篇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