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施宇翔 通讯员 蒋立臻 詹崯 施扬文)放养的山羊接二连三中毒死去,“凶手”到底是谁?就在案件扑朔迷离之际,浙江一家司法鉴定中心通过高科技手段,让死羊“开口说话”,并找出“真凶”……前不久,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播出的这一期节目,让人们见识了司法鉴定的威力。
在司法界,司法鉴定意见通常被称为“证据之王”,是法官“敲槌定案”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浙江司法鉴定多项工作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高科技
让证据自己“说话”
先来说说“山羊之死”这起悬案。该案发生在青田县章村乡黄庄村,村民尤某经营山羊养殖业,有段时间,他发现自家的山羊接二连三莫名死去。
尤某怀疑,问题出在一种除草剂“草甘膦”身上。因为此前,村委会曾托人在山上喷洒了草甘膦。“山羊应该是吃了含草甘膦的草被毒死的。”尤某找村委会理论,但对方并不承认,他只好将对方告上法庭。
羊到底怎么死的?这是案件争议的核心问题。
此时,法院想到了司法鉴定。他们委托浙江千麦司法鉴定中心对死去山羊的内脏进行检测,通过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在山羊的胃、肝中检测出了草甘膦成分。同时数据表明,山羊胃里的毒物含量远高于肝,因而排除了人工事后涂抹上去的可能性。最终,法院结合其他证据,认定村委会对山羊之死承担主要责任。
“能做出精准鉴定,归功于这几年我省积极引导鉴定机构走技术型专业化、管理型规范化、质量型品牌化发展之路。”省司法厅司法鉴定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浙江千麦司法鉴定中心,4000平方米鉴定场所宽敞明亮,多功能诱发电位仪、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502”指印熏显柜等高科技设备有条不紊运行;浙江迪安司法鉴定中心内,一套从奥地利引进的“PC-CRASH”软件可建立数据模型,通过输入相关数据,能高精度还原交通事故的现场……
近年来,我省鼓励引导司法鉴定机构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做精做强、持续发展。2012年以来,我省司法鉴定机构共投入3459.4万元配置实验室仪器设备,已建立DNA、毒物、病理、文书、声像资料等7大类别、44家司法鉴定实验室。
亮慧眼
抽丝剥茧破悬案
司法鉴定过程中,鉴定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鉴定结果是否准确。
坐落于杭州的浙江迪安司法鉴定中心共有执业鉴定人21名,其中有高级职称的占近一半,卢伟平就是一员。
几年前浙江某地发生一起放火案,一幢3层楼房民宅及屋内物品都被他人烧毁。警方根据作案条件及现场监控等线索,迅速锁定女性嫌疑人王某。
当时,监控画面中的女子跟王某相似,但由于女子戴着口罩,事发在晚上画面模糊不清,警方难以辨认,案件陷入僵局。
“证据不会说谎。”卢伟平接到鉴定委托后,运用模糊图像增强术,再对比警方提供的王某近照。从毛发形态、头面部褶皱、眼角形态……卢伟平共找出18处细节,与警方提供的近照一致,最终作出确定性鉴定意见:在火灾现场附近监控中出现的嫌疑人,就是王某。
铁证面前,王某低下了头。
近年来,省司法厅着力加强鉴定队伍建设,对内把好许可关,对外吸引高端鉴定人才,近年来引进包括公安部特聘专家钱钧教授在内的44名国内高端鉴定人才。同时,建立“留人”制度,强化年轻鉴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地域归属感。
去年,省司法厅与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举办全省年轻鉴定人及助理能力验证测评活动,这是国内首创鉴定后备力量培养新方式。148名年轻鉴定人和鉴定人助理参加集中考核,通过率为95.9%,满意率为60.8%,均高于全国机构平均值。
出重拳
精准管理护公正
公正,是司法鉴定的魂,也是法治的生命线。
随着司法鉴定越来越广泛地参与诉讼活动,“黄牛”扰乱市场、鉴定程序违规等问题也随之显现。省司法厅严抓监管,规范司法鉴定执业秩序,促进司法公正。
在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中,“黄牛”们一边“买断”受害人的赔偿款,一边通过造假甚至威胁鉴定机构等手段取得有利的鉴定意见,然后“狮子大开口”要求赔偿。
几年前,衢州某司法鉴定所,在受法院委托对一起道路交通纠纷案件原告伤残等级做重新鉴定时,曾多次收到“黄牛”电话恐吓,对方称如不按原先鉴定结果认定,将“收拾”鉴定人。后经该司法鉴定所重新鉴定,原告原先的“十级伤残”鉴定系失实。
针对这一乱象,2014年,省司法厅与省高院构建“衔接机制”。今年,双方又联合出台相关意见,明确了要规范司法鉴定受理程序和条件,严防被不法分子钻空子;同时加大对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此外,我省法院、公安、司法行政、工商、保监、物价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纠纷处理工作的通知》,联手打击“黄牛”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我省加大了司法鉴定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累计作出行政处罚1件、通报批评5件、训诫4件、责令整改4件、批评教育3件。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对我省司法鉴定执业行为监管,促使其提升能力水平,提高司法鉴定公信度,有利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