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陆遥)礼仪传承、才艺表演、非遗展示、志愿服务……眼下,走在浙江乡野之间,农村文化礼堂俨然成为最具人气的活动场所。
2013年以来,我省围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在全省广泛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并以此为依托,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融入农村思想教育、道德建设、科学普及、继续教育、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
建设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文脉,提升乡风文明。农村文化礼堂这棵参天大树,根植浙江沃土,已然枝繁叶茂、绿染乡野。
文化礼堂遍乡野
每天上午10时多,浦江县仙华街道方宅村村民方永统总是雷打不动地来到村文化礼堂下棋、聊天。厅堂门前有绿草、流水,环境舒爽怡人。
方永统天天光顾的方宅村文化礼堂,2016年前却是污水横流的水晶加工小作坊聚集地。2016年4月,方宅村结合仙华街道文化中心和历史建筑存雅堂,在原先学校的基础上改建文化礼堂。乡村记忆馆、农家书屋、非遗展示馆、书画创作室、乒乓球室等特色场馆,给文化礼堂锦上添花,让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活力,让群众有了一处学习、娱乐、休闲、健身的综合性场所。
行走于浙江的一个个美丽乡村,如方宅村文化礼堂这样特色鲜明的文化礼堂,渐成村庄的文化新地标,越来越受到村民欢迎。
自2013年我省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省政府连续5年将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纳入全省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以每年规划新增1000个的速度推进。截至2017年8月,全省已建成7477个农村文化礼堂,覆盖全省26.4%的行政村。成绩面前,我省更明确提出目标:到2020年,全省要建成10000个以上高水平农村文化礼堂,覆盖全省80%以上农村人口。
建设文化礼堂,不搞一刀切。改建、新建、扩建,各地因地制宜,各显神通,用“钉钉子”的精神,从一个个点抓起,从一个个项目抓起,确保成熟一个建一个、建一个成一个。
常态长效可持续
在台州市黄岩区高桥街道八份村的文化礼堂里,68岁的台州市非遗评书传承人胡从德成了红人。作为“乡村大使”,他不仅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经济文化了如指掌,而且能用“三句半”“顺口溜”“唱道情”等形式,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在黄岩区,268位与他一样的“乡村大使”,逐渐凝成一支新型乡土文化宣传队,通过“文化走亲”等活动,将乡土文化根植于乡亲们的心田。
房子修起来,牌子挂起来,只是文化礼堂建设的第一步,关键还是要用起来,让群众愿意来、喜欢来,这就必须兼具多种功能,提供多样服务。
礼堂是场所,文化才是内涵。我省的做法是:标准化“建”、规范化“管”、常态化“用”与内涵化“育”。“建管用育”一体化,为的是形成长效机制,让文化礼堂成为永不谢幕的“村庄会客厅”。
对此,我省一方面加强管理员队伍建设,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服务岗位等方式,确保每座文化礼堂都有专人管理;另一方面,引导鼓励高校学生、大学生村官、乡村教师等到文化礼堂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正是这些队伍,为文化礼堂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今年,围绕“提质扩面、常态长效”这一主题,《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全省农村文化礼堂“星级认定制度”》等文件先后出台,全力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省里还抽调专家和群众文化工作者,组建了省级农村文化建设专家指导团以及工作指导员队伍,赴基层手把手辅导,有效推动了全省农村文化礼堂高水平地建、高标准地管、高质量地用、高品质地育。
精神家园暖人心
农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也应是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受益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思想道德建设等层面的需求日益增长。
我省通过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推动单纯文化活动场所向综合精神家园完美进阶,面向农民群众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讲、乡风文明弘扬、文明礼仪教化、文化知识传授,着力丰富和充实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如今,村里打牌的少了,健身的多了,男女老少齐聚一堂。文化礼堂早就成了我们不可或缺的场所。”桐乡市凤鸣街道合星村村民钱亮亮一番话,道出百姓对于文化礼堂的喜爱。
文化礼堂建设,就是要提升农民在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幸福感,让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从2015年起,免费的网络信号覆盖我省农村文化礼堂。全省各地通过开展“我们的村晚”“我们的村歌”“我们的传统”等活动,使农民真正成为文化礼堂的主人。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礼堂有形,搭载文化丰润民心。从盆景到风景,农村文化礼堂正不断改变着每一个村民的文化气质,为乡村夯筑精神家园。
- 留守村的露天电影 负责人:翻山越岭也会坚持下去
-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贵州年底村村通沥青路村村通客运
- 汪洋:坚决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
- 【治国理政新实践•浙江篇】破解农村难题 喜看千年一变 垃圾分类重塑金华乡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