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法律援助:让群众少“跑腿”
光明网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7年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决战之年,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这意味着,我国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按下了“快进键”。
那么,2017年,在践行法治的“最后一公里”,司法机关做了哪些努力?
法律援助,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法律援助作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为基层困难群众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民生工程,为无数困难无助的人“雪中送炭”,带来希望和温暖。
近年来,为推动法治工作网络、机制和人员向农村社区延伸,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国家司法部于今年9月4日公布的《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8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到2020年总体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
目前,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在1700多个人民法院建立了工作站,建站率为52%。数据显示,在这1700多个工作站里,上海、浙江、安徽、河南建站率为100%。同时,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站率为88%,其中,北京、内蒙古、吉林等13个省(区、市)实现了看守所工作站全覆盖。
用新颖的服务模式方便群众,全方位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策划:孙满桃 制作:邱亭 配音:石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