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火车,中国人多多少少有一种"情结"
2018年02月17日 11:39:00 来源:人民日报 舒 翼

  “我深深怀念那个摩肩抵肘的时代。站在今日画了黄线的整洁月台上,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直到记起了从前那一声汽笛长啸。”

  这是作家余光中先生在散文《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的一段话。

  正是春节,汽笛送来亲情的召唤,迎回游子们归乡。在这场一年一度的中国人口大迁移中,火车应该算是绝对的运输主力。据预测,2018年春运,铁路预计发送旅客量三点九三亿人次,远远超过公路和民航。在诸多交通工具中,人们乘坐最多的,还是火车。火车,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有人说,在空间上有两种东西永远让人类迷恋,一是故乡,一是远方。故乡安放着心灵的安宁,远方寄托着对未知的向往。火车——正是一边驶向故乡,一边驶向远方。

  于很多中国人而言,火车就是故乡。在中国人的心中,故乡的地位尤为重要,老家的意义非同寻常,所以,即便是坐过无数次火车,但印象最深刻的,或许还是返乡那一趟车。那一列列返乡的火车所停靠的站台边,熙攘的人流中,匆忙的脚步里,张望的目光下,涌动着的都是思乡的情绪。每一次看见返乡那趟火车,总觉得是那样可爱与亲切,仿佛看见了千里之外的故乡。上火车后,车启动的一刹那,在车轮与铁轨碰撞的“况且”声中,思乡的情绪便陡然在车厢里弥漫开来。你知道,它将驶向的,是你最熟悉也最温暖的故乡。再过几个或者十几个小时,你就会回到故乡的怀抱。这般感受,相信在很多人的身上都曾发生过。尤其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到来之际,亲人团聚的时刻,更为强烈。

  火车是故乡,火车也是远方。速度的提升,铁路的延伸,让人们通过火车实现了向远方自由流动的梦想。今天的中国老百姓,坐着火车,可以去往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天南地北,来到祖国东部的平原,到达祖国南方的海边,走进祖国西部的沙漠,踏上祖国北方的草原,去观三山五岳,去看大江大河……我有一位朋友还曾坐火车,穿越国境,经过六天五夜,从北京到达莫斯科,全程七千多公里。一路上,火车的车窗仿佛一条长胶卷,让人们欣赏到一幅又一幅陌生而斑斓的画面。听说现在又开通了“旅游专列”,有发往西北、东北等方向的多条线路。少则几天、多则十几天的行程里,火车经过多个省份;每到一处景点所在地便停下,游客下车去景点游玩,结束后回到车上,火车继续出发,驶向下一处景点。看,有了火车,远方已不再遥远。

  火车与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时间的关系也让人觉得颇有意思。那长长的车厢,仿佛一头连着中国的过去,一头连着中国的未来。

  一节节火车车厢,装载过多少过往的岁月。这岁月的起点,要上溯到一百多年前。在今天的中国铁道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0号”机车。因为它的机身上有一个大大的“0”字,所以人们称其为“0号”机车。它是唐胥铁路通车后,1882年从英国所购得。这台机车全长四点七五米,设计速度为每小时二十公里。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机车。从那时候起,火车便奔驰在中国的大地上,见证着历史。百多年来,一列又一列火车呼啸而过,在那些火车上,该发生过多少难忘的故事呢?前不久,看到一本以“火车上的中国人”为主题的摄影集,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火车车厢内外的人生百态。当看到那一列列绿皮火车、一个个熟悉的场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时,远去的时光与遥远的记忆仿佛一下子都回到眼前。这些与火车有关的影像,定格的,正是中国人曾经一步一步走过的日子。

  在我们怀念旧日时光的同时,也不能不感慨今天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而言,火车这一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机械交通工具,是个完全的舶来品。然而,今日中国的火车和铁路的发展,已经走到世界的前列。截至2016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两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形成世界上运营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时速二百公里乃至三百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列车,如一道道飞虹,日日飞驰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据媒体报道,2010年,京沪高铁创下时速四百八十六点一公里的世界纪录;2016年,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以超过四百二十公里的时速实现交会,创造了高铁列车交会、重联运行速度的世界最高纪录……展望不远的将来,那些穿行在中国大地上的火车,将会有着更尖端的技术,更快捷的速度,更舒适的乘坐体验,人们的出行因此变得更方便;飞驰的火车,也让不同省市自治区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想,说到火车,中国人多多少少是有一种“情结”的。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火车,并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那样简单。它是历史的亲历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火车,又收纳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难忘的时代记忆与丰富的个人情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沉甸甸的梦想。记忆像铁轨一样长,而梦想,也会随着铁轨伸向新的远方。

标签:火车;情结 责任编辑:杨静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