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西藏“乞丐村”的小康之路
2018年02月20日 17:53: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拉萨2月17日电题:西藏“乞丐村”的小康之路

  新华社记者多吉占堆 边巴次仁 张熠柠

1.jpg

  帕玉村新貌(2017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新春的藏北草原仍是一派冰河黄草。在海拔超过4800米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帕玉村,家家户户屋顶上的国旗在凛凛朔风中猎猎作响。

  从那曲地区所在地那曲县沿着一条柏油路驱车约40公里,便来到高山牧场上的帕玉村。记者的车子驶过村口“那曲首个小康示范村”的石碑,沿平整干净的水泥路径直进入村内。虽然时近正午,但打开车门的那一刻,记者只能看到远处冰河反射的太阳光照,却丝毫感受不到太阳的温度。

  帕玉村牧民措姆的小超市(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帕玉村村委会主任布地,此时正在六七级的寒风中更换自家大门上的国旗。

  布地说,“我们能从‘乞丐村’变成‘小康村’,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以及大力扶持!”

  此时,村子另一头的尼崩家中,牛粪炉子烧得正旺,屋内暖意融融。尼崩就坐在摆满肉干、点心、新鲜水果和各色饮料的藏式长桌前,向记者谈起生活的变迁。

  作为帕玉村的首批村民之一,49岁的尼崩对“乞丐村”的历史记忆犹新:1994年4月,尼崩连同聂荣县色庆乡最贫困的17户72人,统一搬迁并组建了帕玉村,还领到了政府发放的100头牦牛作为生产生活资料。不幸的是,1997年那曲地区遭受特大雪灾,帕玉村80多头牦牛冻饿致死。

  “牧民没了牦牛,就没了一切。”尼崩说,为了维持生活,不少人“靠大拇指吃饭”——以乞讨为生,“帕玉村一度沦为远近知名的‘乞丐村’”。

  二十年前的那场雪灾让帕玉村损失惨重。雪灾后,政府将帕玉村从夏季牧场搬迁到县城通向地区所在地的公路要道边。“这条公路成了帕玉村脱贫致富的快车道。”帕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索朗丹增告诉记者。

  帕玉村集体所有的牦牛(2017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2009年,帕玉村成立了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生产酥油、酸奶和“拉拉”(条形干酪)等奶制品向市场出售。村民以牲畜、草场或劳力全部入股,年底享受分红。索朗丹增说,帕玉村牧场品质好,又紧邻公路,所以产品很快打开销路。合作组织成立当年,帕玉村就实现集体脱贫。

  2012年,帕玉村列入那曲地区小康示范新村建设试点。昔日的“乞丐村”,开启了迈向小康的新征程。

  这一年,布地、尼崩和所有村民只承担了十分之一的造价就搬进“小康新居”;合作组织的牲畜住上了能抵抗暴风雪的暖棚;村里不仅每户门口都通了水泥路,还建起幼儿园,曾经不得不向邻村乞讨的帕玉村,向邻村的孩子敞开怀抱。

  “2013年,帕玉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而在合作组织成立前,村里人均收入还不足800元。”布地说。

2.jpg

  帕玉村玩智能手机的藏族牧女(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生活好了,帕玉人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每周五下午,村干部领着全村老少打扫卫生,捡拾公路两边的垃圾。村民还在公路一侧修建了公厕,方便过路人使用。村里喝酒抽烟的人越来越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浓。2017年,合作组织拿出115万元,为每户分红2万至6万不等。

  从“乞丐村”到集体脱贫,到如今奔向小康,这个只有24户、97人的村子还在发生新的变化:布地承包了合作组织新开的甜茶馆;尼崩妻子德嘎——合作组织中的头号挤奶能手,听到能自动挤奶的养牛场可能在今年开工建设,开始憧憬有更多时间施展自己制作酸奶和“拉拉”的手艺。

  放假期间在帕玉村里玩耍的孩子(2017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67岁的格琼老阿妈作为村里最年长的老者,希望帕玉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布地8岁的女儿格吉措用标准的普通话说:“我今年上二年级,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美丽的家乡。”(完)

标签:春节 责任编辑:吴盈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