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正在浙江范围内开展的“放歌新时代,文化进万家”文化文艺下乡活动,为山区、海岛、各个乡村送去了全省文化系统准备的暖心文化大餐。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表示,在这场活动中,省文化厅组织了280支由各省属院团为班底的下基层文化文艺小分队。
在城市里看到的这些文艺演出,跟基层的文艺演出实际上是很不同的。城市的文艺演出,一般演员跟观众是相对来说分离的。但是到农村里去演,是人民群众在一个广场里面,围着大家,让老百姓参与到他们的表演当中来。这个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事实上,浙江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全国10个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之一,2017年初,浙江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作为示范地区在全国推广。全省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县级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1册以上,或总藏量不少于50万册……金兴盛说,在《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5—2020年)》里,满是一条条硬杠杠。
全省89个县市区指标的达标率达到了90%以上的,有79个,占了百分之88.8%,其中的34个县市区,指标率已经达到了100%,应该说我们这个指标的实施情况还是比较理想的。到2020年,要达到所有的标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有些超越。
到2017年底,浙江已建成24小时城市书房130多家。作为文化地标,这一发源于浙江温州的模式,如今也在全国进行推广复制。
“到每个地方去调研的时候,只要有城市书房的我都要去看一看。一走进城市书房,同样都是温馨的阅读环境和认真阅读的市民。给我一种很深的感受。就是社会对阅读的需求,实际上是很大的。所以说如何来推进全民阅读,也列入了2018年文化厅的工作重点。”金兴盛说道。
金兴盛说,“非遗”的保护和利用也是文化厅这些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继西湖、大运河两项世界非遗之后,前不久良渚古城遗址也正式开始了申遗之路。
经常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靠什么佐证?你必须有文物、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把中国的城市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我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就是从这些文化遗产当中来。
作为文化大省,文化产业已经是浙江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根据规划,到2020年,浙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6万亿。金兴盛说,未来,浙江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会努力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实际上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它直接的经济效益。实际上文化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有个引领的作用。有怎么样的文化形态,必然有怎么样的经济形态。如果一个地区崇尚创新的文化,那么这个地方企业的经济一定会大幅度的发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