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梳理近一段时间的高频汉字,“新”字肯定名列前茅。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矛盾、新方略、新要求、新气象、新作为……在新时代,当然需要创新性的思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比如,过去我们一直讲,我国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发展,老百姓在生活中已经明显感到,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需要”和“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需要”同“发展”之间的矛盾了。
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有一座城市博物馆,这里展出了一些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期的一些老照片和老物件,有自行车、黑白电视机、收音机等等,今昔对比,让人感慨万千。
王莲英是一位退休职工,她告诉记者,当时做饭是土炉子,有个铁炉子就是比较高档的了,买个收音机一听就是十几年,坏了也舍不得扔,电视也是黑白的。而现在,落后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一去不复返了,在棚改政策的支持下,王莲英也搬进新居。记者看到,新房有100多平米,宽敞明亮,自来水、暖气、天然气、网络,样样齐全,家里还有一台大电视。
从自行车到汽车,从收音机、黑白电视到大彩电、宽带、新房子,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有没有”,而现在还要讲“好不好”。王莲英家的这种变化可以说是我们整个国家变化的一个缩影。时代变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的新的重大判断,把过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表述,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习近平他就是敏锐发现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过去我们讲物质文化生活,现在讲美好生活,两者区别在哪里呢?这个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文化生活,还包括我们的政治生活、我们的民主生活、我们社会是否和谐、我们生态是否美好、我们党的建设是否消除了腐败,清正廉洁,包括方方面面的,所以这种美好是全方位的幸福感。”
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新时代的重要内涵和基本特征,要解决好这一主要矛盾就需要在思想理论上不断创新,寻找新路径。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个主要矛盾制定了一系列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措施、办法,这就是形成了一个新的治国理念、治国思想、治国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纯东:“这个思想的创新性,党的十九大报告讲得很清楚,就是围绕着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了全面回答,提出的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形成新的理论,这是创新的本质。”
找准社会主要矛盾,提出解决矛盾的思路、目标和办法,创新地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创新当中不断发展和丰富。而围绕着思想理论创新,五年多来出现了很多咱老百姓都耳熟能详的新词。
这些深入人心的新名词中包含着新方略,体现着新思想,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新气象。比如前面提到了河长制,其实现在不只有河长,还有湖长,一改以往九龙治水的局面。正是发端于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思想,得益于制度创新,江河湖水的生态得到了明显改观。我们来看两段视频。这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过去,湖区处处可见网箱养殖、采砂,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珍稀动物江豚和麋鹿则是难觅踪迹。再来看今天的洞庭湖,通过全面治理整顿,湖区再现了天蓝水清,江豚再现,水鸟翩翩、麋鹿群在大片湿地当中奔跑的美丽景象。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像这样全面系统论述生态文明保护政策、措施、办法、理论,这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等,只有习近平。所以说这是习近平又是一大新的理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那么,还有哪些方面的创新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纯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整个改革就是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就是我们整个改革的目标模式。”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在战略布局方面提出我们提出‘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除此之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战略目标以及在国际关系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倡议等治国理政新方略,都为解决中国和整个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思想、新理论。其中“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更是为解决中国和全世界减贫脱贫问题做出了贡献。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这种扶贫是点对点,张三贫我扶张三,李四贫我扶李四,而过去那种扶贫,扶贫款容易被截留,扶贫款容易被挪用,扶贫款容易被贪占。精准扶贫所以就消除了这些弊端,这也是创新。”
扶贫要精准,不要大水漫灌,不要好高骛远,而要把工作要做细,做实。给大家看一个电影片段。这是一个农民兄弟自己演自己的电影,马上就要上映了,名字就叫《一个不落》,它说的是山西武乡县岭头村的脱贫故事。岭头村山大沟深,曾经深度贫困。如今当地因地制宜打造了高品质小米基地,还开展了乡村旅游,岭头村实现了整体脱贫,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模范村。
精准扶贫不仅让农民们腰包鼓了,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脱贫之后怎么办?农民怎样奔小康?再来看一段视频。这是今年春节期间,浙江衢州乡间出现的一个柑橘雕塑园,一座座由柑橘化身而成的吉祥物,可爱又喜庆,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把柑橘从农产品变成了好玩儿的艺术品,当地农民很会创新,他们的创新也和新思想中的一个新词儿有关——乡村振兴战略。而类似这样的新鲜事还有很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突出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纯东:“从历史的纵向角度来看,1949年以前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成果,解决了我们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问题。第二个阶段建国以后一直到现在,我们用了将近70年的时间,要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第二阶段的问题,也就是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问题。那么现在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入到第三个阶段,要使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问题。”
中华民族强起来的这一崭新命题摆在了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历史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伟大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纯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全面回答了我们实现中国梦,实现强起来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圆梦的理论,所以这个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到第三个阶段,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全新的阶段。”
伟大的思想之所以伟大,因为它能直面现实,直面积年难啃的硬骨头,直面长期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难题,直面长期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创新地给出破解之道。因为它,能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创新地开辟通向未来的道路。新思想孕育了创新的战略,催生了创新的手段,又在创新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检验,带来了新时代全新的面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必将引领我们开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