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多领域领跑!中国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热土
2018年03月22日 14:45:57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郭萌


  人工智能,发展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人工智能相关议题成为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的热门话题,并自始至终贯穿了为期4天的论坛会议。人工智能引发的长期、广泛、高频的关注,令世人难以想象。

  如同“互联网+”“数字化”等概念一样,人工智能正迅速影响着各行各业。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清华大学率先在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做了大胆改革。2017年清华大学在校级层面先后成立了2个跨学科的实体实验室和3个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包含其中。在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共涉及计算机系、机械系、人文系等7个院系。

  2018年,人工智能第二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

  早在去年7月份,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对人工智能的布局发展做出全面的设计,提出“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成绩不菲。根据2017年《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显示,在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方面,中国以15745个紧跟在美国26891个之后位列第二。

  有专家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源头创新虽不是来自中国,但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空间广阔、大有可为。中国在核心算法上,已经实现与最先进技术并跑,局部实现领跑。

  今年两会重提人工智能,有代表指出,人工智能一定要与行业结合,形成真正有效的行业智能,才能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快速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提交的2项提案与人工智能相关,分别是希望国家出台政策鼓励人工智能的开放平台、加速自动驾驶相关立法。他认为,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能够将人工智能企业的技术能力和计算资源,与传统企业的数据和应用需求连接起来,有效提升行业运营效率,创造新产品。这将成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激起科技创新万千波澜

  ■王 洋 中国国防报记者 魏宏涛

  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往往内含经济社会发展的乾坤。当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遇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会激起怎样的波澜?

  在中关村、中国(绵阳)科技城,一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科研机构、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基地、军民融合科技园区纷纷涌现,探索建立了跨军民、跨部门的军民融合创新模式;在载人航天及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快舟卫星发射系统、量子通信卫星等一批科技重大项目和工程背后,军民协同攻关,当惊世界殊;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军工集团等各类创新主体,人们投身科技军民融合的士气渐长,并取得较好成效……就像一颗落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正在科技创新的湖面上掀起万千波澜。随着时间的延伸和空间的扩展,我国科技实力将显著增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将有效提升。

  站在新时代的坐标点上,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领域军民融合的成就,不禁深感,在科技创新领域融合意识日渐增强,融合氛围日益浓厚,融合实践不断丰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正给科技创新领域带来新气象、新风尚。

  没有深层次的融合,怎能真正激活科技创新领域一池春水。当前,我国军民融合正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期,在世界主要大国基本完成军民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军民融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说机遇,科技部和军委科技委发布《“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科技军民融合纳入国家规划,科技创新领域军民融合大有可为。谈挑战,未来5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的转型发展期,恰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两大体系动态调整期间,实现科技军民融合,就像“空中加油”,难度可想而知。

  真抓实干,紧抓快干。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靠干不靠说。当前,要完善体制机制,统筹科技创新领域军民融合规划,把军队建设融入国家发展的大盘子;加快实施科技军民融合重点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在军地之间、军民之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知识产权和军民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更要跟上,探索建立军民融合新型科研机构,创新科技军民融合第三方服务等。

  追问过往的勇气,我们共同展望未来。

  3月2日,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成为推进军民融合的重要战略任务;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于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更是颇为关注,发出了许多好声音,提出了许多“金点子”。如果说科技军民融合在国家层面是宏观而丰富的,那么代表委员眼中的科技军民融合是生动而具体的。代表委员们可以佐证的是,科技创新领域的军民融合,正从文件走向实践,从政策走向现实,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未来科技创新的大潮中,由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引发的波澜必定久久不会平静,且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长远的影响。

标签:创新;中国;军民;创新驱动发展;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全球;创新热土;发展战略 责任编辑:王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