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召兰利用社区农家书屋图书、学习器材,供全社区120多名儿童每天娱乐学知识,让他们的父母在外安心工作。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4月6日15时30分讯(记者 祝可)家人眼里,她是大忙人,整天早出晚归,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的门,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回的家。同事眼里,她是一团火,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绽放,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群众眼里,她是好干部,遇到什么事请都可以找她帮忙。她,一头利落短发,一件朴实外衫,她就是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街道龙桥社区党支部书记曾召兰。
“村民碰到困难,我必须到场”
“她做事很公道,我们服她!”“她能干事会干事,我们信她!”“有她在,我们放心!”……在涪陵区李渡街道龙桥社区居民的眼里,社区的大小事务,只要有党支部书记曾召兰在,他们就是一百个放心。曾召兰当选龙桥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可以说是“请”出来的,民心所向。而俘获民心的,就是曾召兰身上那股实实在在谋事做事的干劲儿。
2000年的春天,她被群众推选当上了龙桥村的村干部,先后担任妇女主任、计生专干、文书、主任。社区成立后,社区党员又推选她为龙桥社区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发誓,一定带领社区党组织认真服务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曾召兰说。曾召兰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社区每家每户的情况她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曾召兰对自己有一个要求:村民碰到困难,自己必须到场。
社区有农村分散特困户14户,低保户15户,建卡脱贫户38户,残疾人102人。他们的家是曾召兰常去的地方,这些年来,特困人辞世,丧事她都要去帮忙,还要亲自将逝去的特困老人送到殡仪馆。她还自己出钱给购买羊羔给脱贫户、为刑满释放人员缴医保。 "不论事情大小,居民有求于社区的事都是大事。无论多苦多累,我们都要积极去协调解决。" 这是曾召兰常挂在嘴边的话。社区有很多父母外出打工从而忽略子女教育的问题,“不能让孩子在放学后没有学习和娱乐的地方”,她带领社区一班人,创建妇女儿童之家,开设“4:30课堂”,利用社区农家书屋图书、学习器材,供全社区120多名儿童每天学习和娱乐,让他们的父母在外安心工作。
“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2014年,李渡街道为发展经济,让广大群众早日走上致富之路,决定在龙桥社区建设占地165亩的斜阳溪小企业基地。动员群众、征地拆迁的繁重任务就落在街道干部、曾召兰以及其他社区干部头上。
曾召兰开始用“笨”办法挨家挨户地跑。“谁啊?”“您好!我是社区工作人员,麻烦开下门。”“啥区?”“社区!”“社区?干啥的?” 开始进展并不顺利,“跑断腿、磨破嘴”不说,群众还不理解、不配合。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曾召兰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十一二点钟还回不了家,对于个别不配合的群众,她更是苦口婆心、不耐其烦地动员他们支持斜阳溪小企业基地建设。
三个月后,曾召兰终于做通了当地群众的思想工作,使得斜阳溪小企业如期顺利开工建设。
这几年面对龙桥社区涉及地方发展建设性的很多工作,曾召兰倾注了一片心血,她为社区发展费尽心思。“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好群众工作是干部履职的体现。”她总是说这是自己的分内工作,是责任担当。
“群雁高飞头雁领,船载万斤靠舵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曾召兰和社区其他干部的努力下,现落户在龙桥社区斜阳溪小企业基地的企业和微型企业37户,发展农家乐3家,种养殖“十星级”农户十家。
“我将继续扎根基层,做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曾召兰说。
- 2018年国考面试陆续进行 你有进大单位的潜质吗?
- 互联网+让政务服务更上一层楼 未来将打破信息孤岛
- “智慧养老”推动实现医养结合 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 全国人大代表崔久秀:多积尺寸之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