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军歌声声,战鼓阵阵。106名来自战备训练、国防施工、作战保障各个领域第一线的“导弹兵王”,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晋升士兵最高军衔。他们从将军手中接过“任命状”,换上崭新的一级军士长军衔。盛德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说,能够晋升一级军士长军衔并参加集中授衔仪式,特别荣耀特别自豪,我们一定以强军目标为引领,在本职岗位上继续发挥专业特长,为战斗力升级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1975年6月,盛德华出生于江苏省大丰市草堰镇成文村3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做一名军人是盛德华的愿望,到战场上冲锋陷阵更是他人生的梦想。
盛德华1993年入伍,1997年7月入党,穿上了绿色军装,跨入了军营,来到了戈壁滩上,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高原火箭兵。盛德华驻守的靶场哨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侧,方圆50公里荒无人烟,夏天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冬天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常年风沙弥漫,见不到一丝绿色。
“环境苦,更要苦干不苦熬”。这些年,高原火箭兵精神一直激励着盛德华。他和战友们没有被艰苦环境、危险作业吓倒,始终一丝不苟地学专业、练技能、建靶场。
2004年5月的一天,盛德华执行某项哑弹排除任务。在戈壁大漠50多度的地表温度下,他穿着12公斤重的防弹背心,戴着密不透风的防弹头盔,驾驶防爆挖掘机展开排弹操作,经过3个小时令人窒息的挖掘,终于完成了任务。后怕的是,一枚哑弹几乎贴着铲斗右侧内壁,如果铲斗偏离10厘米,很有可能触发引爆,导致车毁人亡。
为了加强靶场的警戒和防洪能力,2010年6月,他主动向大队领导请缨,环绕靶场挖一条警戒防洪沟。当时,远方的雪山融水即将到来,为了赶时间,他每天天不亮就第一个起床,晚上十一二点还顶着星星月亮干活。没有住宿的地方,他干脆就住在地窝子里,一天深夜被子被风刮跑,他打着手电追了几百米才追回来。白天驾驶舱温度高达40度,他就脱掉外衣光着膀子干。一个月后,一道1.5米深、2米宽,长达45公里的警戒防洪沟顺利完工。他凭着过硬的操作本领,在四周没有参照物的戈壁上,把防洪沟挖得跟尺子量过一样直。来过靶场的领导都会伸出大拇指:“有这座‘长城’守护着,靶场安全没得说。”
在军营,盛德华先后在某团的警卫连执勤、驾驶员和阵地安全员,他还担任过阵管连道路维修班班长,挖掘机、升降机、推土机等8类大型机械都需要他来操作。军人视服从命令为天职,每次变换岗位,他都从容应对。
凭着热情和执着,盛德华先后深入班排、哨所等12个点位,为600余名官兵宣讲十八大精神20余场,用参加盛会的真切感受传达党的声音,用兵言兵语回答官兵关注的问题,拉近了大家与党中央的距离,筑牢了广大官兵扎根高原大漠、矢志军营建功的决心意志。
一边是孤独寂寞的哨位、一边是繁华富裕的家乡热土,一边是坚守热爱的工作、一边是一直深爱并深觉愧疚的亲人,如何选择?“让这个职业灿烂的不是军装,而是藏于心化为行的信念。作为当代革命军人,就是要始终坚持不抛弃对理想的向往、不放弃对信念的坚守。”这是盛德华给出的答案。(材料来源:央视新闻、中青在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