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雄(右二)和村民在查看庄稼长势。资料照片
在湖北钟祥,湖山村真是个奇迹。
种粮靠天、出行无路,无特色经济、无集体收入;网络不通,几个村民小组家的电都煮不熟饭,村集体还有87万元的债务。直到2012年,湖山村还是一个在市里挂了号的穷村。
然而仅仅数年,湖山村翻天覆地,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多家企业进村投资,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等相继建成;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不到5600元上升到2.2万元。
“要是没有郑书记,哪来什么奇迹?我们没准还会拖脱贫攻坚的后腿呢!”听到记者采访,村民吕学宝大声嚷道。
能人回乡,带领村民致富
今年56岁的郑雄是湖山村党委书记。早年,郑雄从荆州卫校毕业后做过乡镇医院医生和行政干部。2002年下海经商,先后创办和领办了3家民营医院和1家磷矿企业,固定资产近亿元。
“我当了10年医生,又当了10年机关干部,接着办了10年企业,我很迷茫,下个10年干什么更能体现人生价值?”2011年,年近50岁的郑雄不顾家人劝阻,回村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并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此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
虽说郑雄经商时便经常捐款捐物,帮助村里发展经济,这次也是“能人回乡”,但村里仍有不少冷言冷语:有人说他是因为从政时没当过“一把手”,来当书记过“头头瘾”的;也有人说他是有私心,想来圈地“捞一把”。
为了表明决心,当选第一天,郑雄当众宣誓:“本人不拿村里一分工资,不要村民一分钱,我的企业不跟村里有任何利益关联。”他将自己的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还将回村前注册的农资公司注销,全身心扑在了湖山村的发展上。
配强班子,守好集体资产
在郑雄之前,湖山村10年换了4任村支书,后来都没人愿意担这个“烂摊子”。当选村支书后,郑雄操起“老本行”,对村子做了一个全面体检。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湖山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班子问题。”郑雄着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强化班子力量。他借鉴浙江海宁经验,实行“三个1/3”配班子:本村选出的干部占1/3,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同志占1/3,外地大学生占1/3。6名“两委”班子成员中,4人是引进的人才。
在这之前,村两委班子多是沾亲带故,村委会即使想带领村民致富也处处掣肘。引进村官消解了村里的宗派势力,老中青结合增强了班子合力,原本要唱对台戏的人,也慢慢认了账。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