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吃饭、穿衣从不拘小节,
却在工作上追求头发丝千分之一的误差;
他们从不羡慕别人的荣华富贵,
却在核心技术上,
不想逊于外国一分一毫;
他们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
却在传承技艺上,
对徒弟们倾囊相授。
高温、噪音、粉尘、极寒……
在他们辛勤的劳作中,
国产大飞机飞上了蓝天、
蛟龙号潜入了海底、
高铁开出了国门......
他们,以赤诚匠心,
于国,成就重器;
于家,成为顶梁;
于社会,成为楷模……
戳视频,今天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01
胡双钱
国产飞机铸“翼”人
“我有一个大飞机制造梦”
他叫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
57岁的老胡是厂里年纪最大的钳工,因为长期接触漆色、铝屑,他的手有些发青。
经过这双手制造出的零件被安装在包括中国大型客机C919在内的近千架飞机上,飞往世界各地。
几年前,老胡一家从住了十几年的30平米老房子搬了出来,贷款买了上海宝山区的70平米新家,他觉得很知足。
作为一个一线工人,他没有给家里挣来更多的钱,但老胡一家最大的财富就是一摞摞的奖状证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
有民企老板给他开出了3倍工资的高薪聘请他,但他拒绝了,“我有一个大飞机制造梦”。
航空工业要的就是精细活,大飞机的零件加工精度要求达到十分之一毫米级,有的孔径公差,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三分之一。
工车间里,头发花白的老胡头戴护目镜,身着蓝色工作衣,双手紧紧握着锉刀反复打磨——这动作,他重复了37年。
02
李诗愈
为光纤装上一颗中国“芯”
从“一张白纸”走到现在,一切靠自己。
他叫李诗愈,是烽火集团线缆产出线领头人,先后担任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防安全重大项目的技术专家。
面对着我国光纤技术面临的壁垒,他曾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光纤拉丝塔,提升我国光纤产业生产效率40%,并曾作为第一发明人提出两项关键的光纤设计发明,比国外领先企业的类似技术早5年,扭转了我国光纤行业面临的知识产权困局。
当年,中国的光纤行业发展较国外发展滞后,外国大部分光纤生产设备对中国禁运或者高价。
“掺饵光纤在20年前国内没有研制出来时,国外购买价是500美金一米。等我国开发出来后,价格立刻降到了10美金”,李诗愈说,我们产品能够量产后,国外就会大幅压价到我们无法承受的程度,冲击我们的产品。
没有设备、没有原材料、没有技术指导……从“一张白纸”走到现在,一切靠自己。
“现在我们的光纤不管是80摄氏度高温,还是零下60摄氏度,不管是拉在高空,还是埋在地下、甚至海底都没有问题”。
03
高凤林
火箭关键部位焊接中国第一人
“为国家做事的自豪感,金钱买不到!”
他叫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师。
14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助推下,成功飞向太空,这个数字,占到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总数的一半以上。
他攻克了航天焊接200多项难关。我国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氢氧发动机喷管,都在他手中诞生。
由于对火箭焊接的严苛要求,焊接过程中不许有任何差错,他练就了在焊接时控制呼吸,甚至十分钟不眨眼的技能。
由他焊接的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喷管,仅一个喷管上就有数百根几毫米的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三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他们编织在一起,焊缝细到接近头发丝,而长度相当于绕一个标准足球场两周。
为“挖”走他,曾有企业送两套北京房子,开出六倍工资,但他选择拒绝。为国家做事的自豪感,金钱买不到!
04
张新停
24年打磨出“毫厘之功”
“要靠这双手、靠自己专注的信念,去解决机器做不到的事”
他叫张新停,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一名高级技师。
中国99A主战坦克、155自行火炮这些“大块头”军事装备要做到精准打击、有效摧毁目标,就离不开对弹药制作精度近乎完美的控制。他就是制作这些量具,给弹药把关的人。
为了练好技术,他尝试在白纸、鸡蛋等一切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上打孔,以锻炼手的力度和眼睛的准确度,磨砺着他们堪比机械还要精准的极致能力。
24年打磨出“毫厘之功”,让他眼里的计量单位没有毫米,只有千分之几毫米,这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六十分之一。 他能在气球上给A4纸打孔,气球不破;能给鸡蛋壳打孔,蛋膜无损。
即便如今机械化和自动化取代了大部分手工,但遇到复杂、高精度的零件加工,还是要靠这双手、靠自己专注的信念,去解决机器做不到的事。
05
管延安
60万颗螺丝零失误
“再检查一遍”是我的口头禅。
他叫管延安,是中交一航局的一名工人,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Ⅴ工区航修队钳工。
因其海底隧道沉管“零缝隙”精湛的操作技艺,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
身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某管道内,温度高达40℃,要做好管内螺丝的标准检测,需工人沿着潮湿闷热的管道爬上爬下,每天持续工作长达10个小时,这也是管延安的工作常态。
穿着湿透的衣服工作似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上下午两大桶水根本不够喝。”
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完全封闭,大型机械无法进入,而管线错综复杂,每一个接点都必须连接到位。如果在沉放时任何一条线出现问题,沉管就不可能完成精确对接。
“再检查一遍”成了他的口头禅。经他手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8次海底隧道对接任务,无一次出现问题。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向这些在一线岗位上
默默耕耘的劳动者们
致敬!
来源:央广网
记者:王晶、王晓蕾
设计:张慧玲
制作:郑平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