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那:做好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视频剪辑:綦智鹏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正在给农牧民表演节目。本人供图
“把天空当成明亮的灯光,把草原当成移动的舞台,哪里有牧民兄弟姐妹,乌兰牧骑就会来到你们的身边……”这是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的唱词。
1957年6月,第一支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草原上诞生,至今已走过61年。从创建初期只有2辆勒勒车、4件乐器和9名队员的文艺轻骑队,发展到今天的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61年来,他们累计行程130余万公里,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36万余场次,观众总数达2.6亿人次,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先后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双服务先进乌兰牧骑”、“一专多能团体奖”、全盟“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副队长扎那深爱着他的乌兰牧骑同事们和这片辽阔草上的农牧民,加入乌兰牧骑10多年来,他见证着这个队伍的发展,完成着“小队伍”的“大使命”。
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副队长扎那。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晨 摄
天为幕布 地为舞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方向不能变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从来信中,我很高兴地看到了乌兰牧骑的成长与进步,感受到了你们对事业的那份热爱,对党和人民的那份深情。”
“我们的书记就第一时间给我们传达了这封信。”说起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扎那至今仍然非常激动,“收到总书记的温暖回信,我们全队上下乃至整个文化系统都感觉无比的感动和骄傲。”
唯有行动才能表达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内心的激动和喜悦。21日下午,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就创作完成了一个名为《程爱启程》的作品。
“去年是我们乌兰牧骑建队60周年,这个作品把60年来乌兰牧骑的风雨历程和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结合到一起,也表达了我们当时激动和高兴的心情。”扎那说。
乌兰牧骑在蒙语里意为“红色的嫩芽”。扎那表示,“‘红色’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和整个发展路线,‘嫩芽’指我们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中国文艺战线上的一个分支。”
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通信落后,农牧民精神生活十分匮乏。乌兰牧骑自诞生之初就坚定了服务基层、服务百姓的信心和决心。
内蒙古农牧区地广人稀,扎那和其他乌兰牧骑队员们经常要在路上颠簸很久才能到达演出的地方。不论严冬酷暑,乌兰牧骑的队员们都没有丝毫怨言。
扎那表示,“乌兰牧骑以声乐、器乐、舞蹈和小品等艺术表现形式,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为基本宗旨,深入基层,不仅为群众送演出,还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服务农牧生产。”
当地的农牧民非常喜欢他们,得知演出的消息后都会赶来观看。一次,队员们到原布图木吉公社白音高毕大队演出,偶然听到勿花浩特牧民达木林道尔吉因牲畜无人看管未能前来观看节目。在演出结束后,队员们顾不上卸妆吃饭,又驱车行驶40华里赶到勿花浩特。专门在老牧民达木林道尔吉家门口,为他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歌舞节目。
老人看完后激动地说:“你们带来了党的关怀和温暖,我一定要把这些化为力量,在畜牧业生产上做出成绩来。”
农牧民非常喜欢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和他们精彩的演出。本人供图
人民需要艺术 艺术需要人民
“根植人民歌不老”的文化自信不能变
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乌兰牧骑队员十分理解农牧区特别是偏远辖区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之苦,所以即使观众人数比演员还少,他们也坚持演出。有时台下只有一个观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也依然一丝不苟,一演就是一个多小时。
木偶剧是农牧区孩子们的最爱。1981年,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创建了全区第一支蒙古语木偶剧组,1982年开始在牧区和各学校进行演出,1985年同中国木偶艺术团联合排演了7集木偶电视剧《马头琴的传说》,并在北京上海等地多次表演。《金鸡冠的小公鸡》《不讲卫生的猪八戒》等以及用草原民间故事改编的《考验》都成为了广大农牧民孩子们的欢乐伙伴和良师益友。
蒙语木偶剧的演出,既丰富了农牧区广大儿童的文化生活,增加了剧种,也为乌兰牧骑服务于人民的演出增添了新的表演形式,成为了牧民们心中的“流动幼儿园”。
扎那表示,现在的乌兰牧骑除了为草原上的农牧民表演节目,还走进各驻地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和社区进行演出和业务辅导,并在各类活动中无偿提供设备、服装、乐器等,充分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根植于人民的文化是自信的文化。近年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先后赴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和浙江、香港、澳门等多个省市进行交流演出、传播草原文化。
自2012年开始,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携草原芳香走出国门,赴美国圣地亚哥、拉斯维加斯、非洲布隆迪等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展示草原原生态民族歌舞的魅力,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现大国风貌。
扎那(右三)参加“新时代 新青年”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集体)网络访谈“服务奉献 青春不凡”专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晨 摄
无惧困难 服务奉献
“乌兰牧骑精神”的文化传承不能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乌兰牧骑坚持六个“不分”:即不分观众多少有求必应;不分场地优劣见缝插针;不分严冬酷暑坚持演出;不分生活好坏以苦为荣;不分路途远近送戏上门;不分时间早晚接送观众。观众的需要就是乌兰牧骑的责任。
这种坚持和担当,在乌兰牧骑创立之初便深深印在了所有队员的血脉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地区的客观条件非常艰苦。尽管“家当”少,但是这些乌兰牧骑队员们吹拉弹唱无所不会,他们依然给农牧民带去了众多丰富多彩的节目。
在60年的岁月里,乌兰牧骑涌现出了德德玛、拉苏荣等一批优秀队员,他们从乌兰牧骑走出,让草原歌舞唱响全国,奉献出《顶碗舞》《筷子舞》《鄂尔多斯婚礼》等艺术精品。
如今的乌兰牧骑,也是能人辈出、星光熠熠。年轻队员呼斯楞走上《星光大道》的舞台,荣获周冠军;年轻队员黄小云多次获邀,走上央视舞台进行演出并接受采访……
“我们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现在有47人,真正能上台的演员有30多人,这对于呈现一台完美的节目还是有些力不从心的。”扎那表示,“我们的队员除了自己本专业之外,还会学习其他的专业。比如一个演员本专业是舞蹈演员,因为公众和节目形式的需要,他还需要学习器乐、声乐或小品。”
“年轻一代的队员,在老一辈演员的指引下,会在表演时注意结合现代的科技或者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让节目更加丰富。”扎那说。
一代又一代的乌兰牧骑队员用自己的方式,为基层的农牧民带去精神文化,奉献自己的青春,形成了独特的“乌兰牧骑精神”。关于“乌兰牧骑精神”,扎那有自己的理解,“归根结底‘乌兰牧骑精神’就是一种奉献精神。最基层的农牧民需要文化、需要文明,我们就用自己的表演为他们丰富生活。”
寒来暑往,这只年逾花甲的队伍依旧充满活力与战斗力,始终如一坚守在祖国的北疆,让“乌兰牧骑精神”永不褪色。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