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唐纳德·沃斯特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接受采访。(摄影:中国日报网记者 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严玉洁) 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这个名字,如一座丰碑,足以定义环境史的高度。20年前,沃斯特与中国初次结缘。5年前,他来到中国任教,与这片土地结下更深的缘分。今年5月30日,他在接受中国日报网专访时表示,中国的空气质量已经得到改善,生活在这里就如同在家中一样。
很高兴看到中国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沃斯特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98年的夏天,迄今已有20年。此后,他多次来华,特别是在过去5年里。由于在中国人民大学执教,他现在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回顾过去20年,沃斯特注意到,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很高兴看到很多中国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现在他们把钱用于改善教育、出行、食物和旅行。这些都是很好的事情。”
在沃斯特看来,中国政府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大大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现在中国人享受更好的营养、医疗和教育。
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一些不好的变化,比如西方物质主义思想的入侵、过度消费、大量的汽车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希望真正了解中国
沃斯特是环境史学创始人、美国科学与社会学院院士,曾获美国历史学会终生成就奖。他在2012年入选国家外专局“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计划”项目,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近日,他还当选国家外专局2017“外教中国”年度人物。
在谈到为何来中国执教时,沃斯特表示,他是为了刺激、冒险、探索和发现。“我在美国退休了,但是我认为自己还很年轻、充满活力。我喜欢教书,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我之前教过的中国学生告诉我,中国有一个教书的机会。于是,我抓住机会来到这里,这一次我不再是游客,而是真正居住于此。”
他进一步表示:“在这里,我可以真切地了解中国人是如何生活的,更加充分地理解中国及其正在发生的变化。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包括美国人在内,并不总是理解中国发生的事情。所以我来这里看看中国的变化。”
与此同时,沃斯特还想帮助推动中国环境史学科发展,这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沃斯特的推动下,中国人民大学的环境史学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眼中,沃斯特这个名字生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场,不断召集、引领新一代环境史学者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将“星球”的生命拉入学术和公众的视域。“他的视界是包容的、宏大的、博爱的,超越国别和地域去思考自然界的丰裕和贫瘠,甚至跳出地平线,从宇宙的视角俯瞰这颗蓝色星球,思索着地球生态中的‘有限’和‘无限”。”
中国让我宾至如归
沃斯特说,尽管他不太懂中文,仍然感觉生活在这里就如同在家中一样。他解释道:“有这种感觉,部分是因为中国人和善、好客;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在中国所做的大部分事情和在美国差不多。”
在中国生活的这几年,沃斯特注意到,中国的环境治理看上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仍然有空气污染、水污染问题,但是我能感受到,空气质量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一直在好转。此外,中国在自然保护、国家公园建设和野生生物保护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编辑:党超峰 周凤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