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不住最后一根稻草
殊不知此时乃“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时期,重负之压下的农民,往往禁不住最后一根稻草。操作上稍有差池,便导致恶性案件的发生。
1988年河南省民权县大旱,全县夏粮减产41.9%。这个县的程庄乡更甚,减产49.1%。程庄乡程东村蔡庄农民蔡发旺家,由于特殊原因情况更惨,总共只收了700多斤麦子,不及往年的1/4。虽然减产这么重,但全县粮食定购任务却一两不减。程庄乡不但不减,反而在县里分给的509万斤任务上加码9万斤,且要求“全年任务一季完成”。蔡发旺家定购任务400多斤,如果完成的话,全家7口人就几乎没什么吃的了,加上其他理由便顶着不交。
7月11日夜,乡党委书记命令派出所司法所干警,把蔡发旺“弄到乡里教育教育”。68岁的蔡老汉先是在屋里被干警们用皮带鞋底打,又被拖拽到院里铐在树上打,头部、背部、胳膊、腿、睾丸等皮开肉绽18处后倒地。下半夜趁打手入睡,他用一根塑料编织带,把自己遍体鳞伤的躯体,吊死在派出所门前宣传栏的铁架子上。
蔡发旺“抗粮”致死引大批民众跟闹,尸体装棺后堵住乡政府大门。自此,乡政府基本处于“流亡”状态,领导不敢打照面,普通工作人员在院墙一侧挖个豁口出入。
这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生的第一桩恶性命案。
口头上怎么说这样的事情,文字上怎么写这样的事情,领导层怎么处置这样的事情,都没有先例,故而上下左右均不知所措。媒体失语,以至于死者陈尸乡政府200多天无人问津。
我实在看不下去这种“死局”。作为一个跑农村的新华社记者,不反映此事,不是枉为其职吗?于是便到总社找支持。国内部第二编辑室张新民、王京文同志听我谈了情况后立即拍板:要,你回去写吧!
回到郑州,我向分社领导汇报说,总社让我写民权的案子。分社同意后,我和老记者张玉林、朱广智同志,共去民权进行了几天的详细调查,克服种种障碍摸清事实真相,采写了《农民停尸乡政府260天的报告》,新华社分两期刊发参考报道,农民日报以《一具冤尸与一个流亡政府》公开发表。
报道立即引起反响。中央政法领导小组秘书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河南省委书记杨析综等相继批示,河南省高法、省检察院、商丘地委迅速行动,案件查处立即进行。
当这第一桩恶性案件发生时,我以为是天大之事,全国都会震惊,各地都会引为教训,不会再让此类悲剧重演。谁知,有了这第一后,许多地方居然又出了第二、第三、第……据我实地采访,全国超过2/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相继发生了农民负担过重引发的恶性案件。尤其在鄂豫皖湘赣晋陕这些传统农区,连年、多发已不是什么稀罕之事。引发恶性案件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也就三五百元钱、三五百斤粮,或者一头猪、一台黑白电视机,甚至50元钱、19斤麦子……
更为恶劣的是,有的农民实在忍受不了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祸害,向上反映告状,竟招来杀身之祸!
1994年7月31日是个星期天,也是我连续两个月业务值班的最后一天。反常酷暑中两个月的上呈下达、采访安排和稿件签发,令我头昏眼花。值班就要结束,星期天又没啥稿子,不觉一阵轻松。谁知还没等缓口气,电话铃响了,一位朋友秘密来访(他让我绝对保密),我赶紧接待。
他谈的线索让我目瞪口呆:南阳地区邓州市陶营乡徐楼村村干部密谋,把一个叫陈重申的农民给杀了!
“什么原因?”
“就因为人家向上级上访告状,反映村里提留摊派多,农民负担重。”
不可能吧?
带着疑惑和地图,第二天刚一黎明,我就和分社司机刘国章,冒着采访风险(第二次再去时地方公安为防意外派便衣跟着我),冒着三十八九摄氏度的高温上路。苍蝇乱飞乱爬的路边店水饺饱肚,300多公里奔波,直到下午我们才赶到徐楼村。
村头上,一些人在树下避太阳。一听我问陈家的事,立即围拢过来叙说。还有人赶紧跑着找来陈重申的弟弟陈重海、陈重奇。那一天奇热难挨,除我以外的男子,几乎全都短裤衩子光脊梁,我则长裤短褂“正襟危坐”,加上一丝风也透不进人圈来,更使我热得汗流不止。褂子湿了,裤子湿了,拿笔的手湿了,捏采访本的手也湿了。然而我顾不得擦一下汗,只是一个劲“嚓嚓”地往本子上记。偶尔停笔询问细节,请几个人同时证实某个事,掏出计算器计算每家的收入和负担情况。越记心里越沉重,越算心里越难过。渐渐地,从我脸上往下淌的,有接连不断的汗水,也有无法抑制的泪水。流进口里的,说不清是泪水,也说不清是汗水,反正都又咸又涩。
谈完又挨家访问农户,看到这个村很多都是茅草房土坯房,不少人家一贫如洗。陈重申所在的村民小组,农民实际年人均纯收入不过300多元,然而却要负担人均100多元的各种提留摊派收费。陈重申家更是穷得不像样子——连个院墙门户都没有,两座土坯房茅草房胡乱摆在那里。屋里除了一个小柜子别无像样家具,全部家当也就千把元钱。七八口人的这个家,根本出不起好几百元的提留摊派。于是,58岁的陈重申就根据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多次跑邓州市、南阳地区和向省有关部门发函,反映村里“三乱”(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情况。陈的上访告状行为让乡村干部非常气愤。乡政府主要负责人授意村党支部书记“收拾”陈,于是村干部就研究设谋,黑夜里从家诱出陈重申将他勒死。
我到陈家时,陈的老伴正坐在一张破竹床上哭,我想不出一句安慰她的话。
接着,我又去查看了陈重申被谋杀的现场,沉匿尸体的倒虹吸涵洞,村人不让埋葬停尸18天的草地……
此案的参考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中央主要领导长篇批示,内容广及农村基层组织、农民负担、农村经济政策、农村宣传等重要问题。最终4名党员干部被判处死刑,两名判有期徒刑,数十人受党政纪律处分。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央广等各大媒体公开报道,人民日报配发评论员文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十四届四中全会话题,“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列入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期3年的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展开。
2004:中央一号文件与“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2004年伊始,中央颁发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央连发5个“三农”问题一号文件,相隔18年之后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我不由心绪怦然——自1999年12月接手《新华每日电讯》以来,我告别18年的一线采写生涯,把精力都用在了办报上。2004年的一号文件,是试图解决农村累积问题的转折性文件,关乎几亿农民“转运”。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采访、对农民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的记者,再次深入乡村与农民面对面拉家常、话喜忧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于是,我们《新华每日电讯》编辑部提前策划,由我带领报社编辑记者,联合新华社驻地方分社记者,到鄂豫皖三省乡村调研十几天。在媒体公开发表一号文件不久的当年两会期间,《新华每日电讯》推出三个版的《甲申农鉴——鄂豫皖部分农区调查》,如实反映一号文件面对的严酷现实。400多家报纸网站转发,读者来信来电评论以千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点话题。河南代表团有的代表建议国家尽早全部取消农业税,河南省更要先行一步。
此后,鄂豫皖的这些乡村成为《新华每日电讯》多年定点调研基地,报社派多名编辑记者轮流前往采访调研,少犯跟风、漂浮错误,也为自2004年开始的每年一个“三农”问题一号文件的效应提供镜鉴。
我们不无欣慰地看到,那一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宣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这一宣告引起巨大反响,各地积极回应,一个接一个宣布提前全部取消农业税。到年底,全国便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宣布2005年取消农业税。
于是,2005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废止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税赋走进历史博物馆。
2004年3月说“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不到两年即成现实!
中国邮政特发“取消农业税”邮票以示纪念。
告别田赋鼎:告知后人永世不忘
“税”字本来就是为农业税而造——禾字旁。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国,原本没有其他产业可征,征税就征农业税。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算起到当代,正式的农业税征收历史是2600多年;从夏代“夏后氏五十(亩)而贡”算起的话,则农业税赋史长达4000多年。数千年的农业税赋,几乎无不为一个“黄宗羲定律”所囊括:并税——加税——再并税——再加税,最终都压到农民头上,农业税赋越来越重。要跳出“黄宗羲定律”,就必须对农民减税和免征税,但这又需具备相当的条件。
感谢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经济大发展和税源大拓展。1950年,农业税占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39%(一说40%)。2004年,农业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仅有1%。到2005年,全国没有全免农业税的地方都加起来,农业税额也仅15亿元,只占全国财政总收入3万亿元的0.05%,即使没有这项收入,也对财力影响不大。这是全部取消农业税的物质基础。
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历程是,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据有关资料,从1949年到2003年,全国累计征收农业税3945.66亿元;从1953年开始到上世纪80年代取消统购统销政策,农民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对工业化的贡献超过6000亿元。所以,取消农业税,并通过投资、补贴反哺“三农”,是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后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
农民负担从来就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按有关学者研究,农业税既不是个人所得税(没有起征点),也不是营业税(不区分生产营利性),更不是资产税(土地不是农民的私产),纯粹就因为你是“农村户口”而缴的“身份性贡赋”。它在社会的某个阶段,具有历史继承性和存在的理由。但经济发达后,就有悖于现代社会关于税制公平的基本原则,对农民极不公平。所以,取消农业税是农民权利和尊严的恢复。
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能一时并不全部了解取消农业税的原因和意义,但压在他们肩头的重负2006年后一扫而光,因收取税费而频繁发生的恶性案件2005年后烟消云散,这对惯讲实惠的农民来说,不啻天大福分。他们喜上眉梢,奔走相告,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表达内心的激动。
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有一手青铜铸造手艺。他实在抑制不住兴奋,立即着手实施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铸鼎,铸一尊大鼎,“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燕赵晚报》记者刘勇峰、张雷报道说,王三妮铸鼎的想法,萌生于2004年。那一年起,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灵寿县,率先免除了农业税。落实到王三妮家,不仅免除了每人76元的农业税和“三提五统”,全家还能得到216元的国家补贴。就在他构思鼎的造型和铭文过程中,听到了国家宣布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的消息。他兴奋地说:“这一前一后、一收一补之间的变化,是一件空前的大事。我要铸造‘告别田赋鼎’,让后代子孙永远铭记。”
为了铸这“空前”大鼎,王三妮改造了自己的小作坊;为了购买原料,大笔的现金花了出去;为了把560字的铭文刻在蜡模上,王三妮握着刻刀干了一个多月,手上增加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铸模、刻铭、灌芯、铸造、切割、打磨、清砂、抛光……一年多时光悄然流走,2006年9月29日,通高99厘米、最大直径82厘米、重252公斤的“告别田赋鼎”横空出世!
王三妮告诉记者:“鼎成那天,我搂着它,怎么看都看不够。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不忘:农民不忘党恩!
不忘:党不忘初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普照农村和农民,大笔资金、转移支付投向“三农”和农区的同时,又发起精准扶贫攻坚战。2018年伊始诞生的农业农村部,绝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它将在国家谱写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新篇章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忘:我不忘刚跑农村报道时一位新华社编辑的话。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到总社国内部农村组,跟副组长曹绍平聊天。谈起我某篇稿件能不能评个好稿时他说:“一个农村记者,一年能为农民说一句话,比评上10篇20篇好稿的意义还大。”这话从此改变我对新闻价值观的看法。评这评那随缘去,为农民说话我所求。做好没做好不好说,几十年新闻生涯里我尽力了。而且我觉得,这个话现在也不过时。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利益多元化社会中的农民,仍是弱势。即使在当今,在今后相当长时期里。(解国记)
- “一村一名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
- 【中国梦·践行者】在乡村建筑深耕10余年 村屋改造师让城市的未来和农村相连
- 官方发布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不得给农民打白条
- 村民“蹭网”看女主播打赏 宽带下乡变低俗入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