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漳州6月27日消息(记者孙冰洁)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近年来,漳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港立市,通过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走出了一条“环境美”+“百姓富”的绿色“海丝”发展之路。
“小药丸”彰显开放大智慧
片仔癀,漳州出产的一种中成药,在福建民间,一直有“妈祖保平安,片仔癀保健康”的说法。就是这样一粒小小的药丸,因治疗热、毒、肿、痛疗效显著,在治肝、防癌、保健方面独具特色,广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欢迎,将其视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符号,甚至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片仔癀”的说法。
片仔癀
早在明清时期,“福建三宝”片仔癀就被闽南海商队伍带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把以片仔癀为代表的中医药文明带到了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符号”。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丛盛告诉记者,目前,片仔癀已传播到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倡议更为中医药走出国门提供了难得契机。据他介绍,目前片仔癀已与东南亚等国高级别的医院及科研单位合作,以现代科技手段揭示片仔癀的作用机制和疗效,今年年初在香港设立了第一家海外体验店,未来还将不断拓展中亚市场,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改善营商环境
片仔癀的案例是漳州走出去、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实际上,为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漳州也在体制创新方面进行了多项尝试。
于2016年7月1日正式上线运营的“商务110”商机对接中心,就是其中的代表。
漳州高新区南湖公园
据漳州高新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刘利友介绍,“商务110”商机对接中心目前采取“一中心”统筹、“三平台”协作、“一系统”管理、“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架构,依托互联网云办公,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目前该中心已开通平台热线电话0596-6635110,热线接听人员均受过专业培训,对服务术语、商务礼仪、投资环境等信息充分掌握,根据来电客商所询问题,可即时在线联动相关部门,给予专业的解答。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线上会商,即职能部门在线沟通反馈意见,领导和督查部门可对项目实时监管,“通过线上会商平台,避免了相关部门来回跑动开会,实现快速高效的会商工作目的,特别是有效联动了县市区,为项目用林用地开通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刘利友说。
通过“商务110”系统平台对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目前该平台已提供项目服务和商务咨询2500多个,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启动17次线上准入会商,共成功签约世界500强Oracle(漳州)技术人才双创基地、力鼎光学镜头、物联网示范园、分布式能源等35个项目,总投资额近120亿元。
保护性开发 老土楼“变身”致富新“法宝”
极具闽南特色的土楼是漳州的一张名片,也是世界认识漳州的一个窗口。漳州南靖境内拥有土楼15000多座,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而闻名于世,堪称“土楼王国”。2008年7月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南靖“两群两楼”(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共20座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漳州南靖田螺坑土楼群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更是有多国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如何保护土楼,让当地百姓富起来,漳州采取的做法是“保护性开发”。
刘纯维是原裕昌楼楼长。从他记事起,生火做饭的老灶台就砌在屋里。但习以为常的烧柴做饭却成了难题,“明火做饭不仅危险,而且会把墙壁熏黑,更不利于土楼建筑保护。”为此,当地利用国网福建电力公司投资的5000万元,对土楼进行内外部线路表箱改造、厨房电器化改造和电缆入地等,不仅提升景区颜值,也让居民的生活更加绿色安全。
土楼楼民拥有现代化“绿色厨房”只是南靖土楼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条件的一个缩影。南靖还投入1500多万元完成云水谣、河坑一期安置房建设、下田螺坑安置地及配套设施建设;将厕所革命从旅游公厕扩展至民用公厕,改造传统厕所9座;投入500多万元,在世遗点建设公共淋浴房、公共洗衣池等设施……赢得了土楼楼民一致点赞。“生活条件好了,楼民们看着美观大方、整洁方便的土楼,自然也就成为土楼保护的先锋队伍。”刘纯维说。
土楼申遗成功十年来,无论是景区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还是景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了10多倍。刘纯维告诉记者,几年前土楼中只有不到80户常住居民,如今增加到123户,“居民可以通过做一些小买卖,就地解决就业,所以很多外出打工的人现在也逐渐回来了。”
- 非洲青年眼中的中国:成就斐然 未来可期
-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福建开启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
-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闽南古镇云水谣:青山绿水觅乡愁
-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记者手记:重走“海丝”起点,终于找到泉州勃发的原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