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接受记者采访。 王念慈 摄
(长江经济带沿线行)宜都发展“辩证法”:工业产值“退” 环保红利“进”
中新网宜都7月31日电 (夏宾)“经济发展的增速肯定是有影响的了,但是短期的阵痛我们要受得住,往后退是要更好地让环保红利发挥作用,向前走。”31日,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对于化工企业关闭清理行动背后宜都市的发展“辩证法”。
化工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宜都市发展的基石,但现在当地政府决定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下重手。目前该市共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超20家,据初步统计,沿江1公里以内的化工企业有12家。该市提出,到2019年底以前,依法关停长江沿线1公里范围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影响范围内的所有化工项目及企业。
去年9月,宜都市启动首批化工企业关闭清理行动,对沿江1公里内或不在化工园区的9家化工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搬”。
环保重拳免不了向经济发展“割肉”。罗联峰说,对于整个关闭、清理、转移、搬迁等会带来近70亿元左右的损失,而当地一年工业企业的产值在700亿左右,大约十分之一的产值要给环保“让路”。
今年,宜都市推出“一企一策”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对区域内涉及关、转、搬的化工企业精准施策,量身定制转型计划,推动当地精细化工产业转型加速。
这背后是在为“环保红利”拥抱发展新动能铺路。罗联峰表示,当前,宜都多家化工企业开始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高效环保新型肥料、有机硅新材料等一批精细化工为主的高端化工产品依依亮相,推进宜都市化工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的脉络日渐清晰。
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资金、用地、税收等都是关键要素,在宜都的“关停并转搬”行动中对于这些方面又如何考虑?
罗联峰对记者介绍,资金方面,政府会牵线搭桥,为企业担保争取国资融资平台支持,土地方面,当地国土部门会牵头制定用地规划,而对于搬迁所造成的损失,当地将以补贴和税收减免的方式予以补偿。
转型需要过程,阵痛在所难免,这一步后退是为了让环保红利向前。
东阳光集团落户宜都已有17年之久,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加工制造业到生物医药、电子材料、健康养生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转型。
众所周知,制药产生的有机物污染量大,若不及时处理,对于一方水源将有极大危害。东阳光在宜都投资超7亿元建设污水处理中心,并将排放指标的设定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我们不怕环保查得严,我们就希望环保督查要统一标准,这样我们做的好的企业就有环保红利了。”宜都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军告诉记者,以该公司生产的红霉素为例,在环保督查力度越来越大时,其公司所产红霉素的价格会往上走,“正因为我们在环保方面投入巨大,不怕查,环保红利就显现出来了。”
当下,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宜都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环保一边,用罗联峰的话说,“现在对长江母亲河,一滴污水不能排到长江里”,而展望未来,对环保的付出也必将让经济受益。
-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大江至此(组图)
- 中国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底数摸清
-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从清漂船到中山杉 多管齐下护这一江清水
- 微信刷步器月销量过万 网络刷步泛滥暴露哪些问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