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当绿色成为一种信仰
——库布其治沙模式的精神力量之源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张春丽 高平
7月23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腹地。沙柳、柠条、梭梭,叶片碧绿如洗。一簇簇绿叶连起来,海一般浩瀚。
登高远眺,南北两侧的绿色“长城”,犹如两只有力的大手,攥紧黄沙,直插大漠。东西长262公里、南北宽70多公里、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几个数字,让库布其沙漠在脑海中延展开来。
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七星湖景区。光明日报记者 周梦爽摄/光明图片
40年前,这里寸草不生、风蚀沙埋,人们深受其害、深知其苦。
与生俱来的倔强和坚韧,造就了库布其人不服输的劲头。
他们是家园的守望者。库布其人用坚守,抵抗住风沙的侵袭,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
他们是创新的实践者。库布其人用智慧,让沙漠从负担变机遇,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他们是神奇的绘画家。库布其人用双手,让三分之一的黄沙披上绿装,在茫茫大漠绘就了一幅灵动清澈的绿水青山图。
沙漠治理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近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成功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
在当今艰苦卓绝的治沙实践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经化为库布其人的行动自觉。苍凉的大漠,绿色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希望,已经成为一种信仰,浸润到库布其人的血脉中。
相依相存、不离不弃的深切守望——
守住沙漠、守卫绿洲,不把沙漠当包袱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南的一座山头上,一棵千年油松傲然挺立。大松形同伞盖,撑举于丘陵沟壑间,一树翠针,铮铮若铁。
这棵高原的“活化石”,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库布其的沧桑巨变。
库布其,蒙语意为“胜利在握的弓弦”。700里黄河,宛如弓背,巍巍阴山,横亘东西。黄河龙脊与阴山之险,勾勒出这块被山带河的宝地,赋予了库布其龙盘虎踞的自然禀赋。
2000年前,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生息着北狄、匈奴等草原民族,成群的牛羊和驰骋的骏马,映射出茫茫草原狩猎和游牧文化,诞生了惊艳世界的鄂尔多斯风格草原文明;
200年前,这里连年放牧开荒,丰美的草原嬗变为苍凉的荒漠,“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歌渐渐淹没于茫茫风沙之中;
40年前,库布其生存条件恶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十几万百姓饱受风沙之苦,沦为蓬头垢面的生态难民。
“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白天屋里点明灯,夜晚沙堵门,立春不出门,出门就活埋人……”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村民布仁巴雅尔的这句顺口溜,就是昔日沙区的真实生活写照——
小时候,常常一觉醒来,房子就被沙埋了,沿着沙楞子,孩子们就爬上了屋顶的瓦片片;
沙漠里没有路,骑骆驼到最近的镇上购物,来回一趟要6天,一次得置办半年的生活用品;
盖房子,要用羊从沙漠外驮砖进来,年复一年。即使宽裕一点的人家,用骆驼搬运砖石,盖起一座像样的房子也要3年之久;
没有医院,生了病只能用罐头瓶烤火拔罐儿,发烧了用针扎破手指放放血,再用热水捂一捂。
“不治沙就没活路”“拼死也要跟沙漠斗一斗”“风沙是厉害,可我们也不怕,无论如何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一条活路”。面对黄沙的欺凌,库布其人骨子里倔强的基因在觉醒。
黄沙吹到家门口,吹到了屋楞上,种树播绿就从家门口开始。
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村民高林树年近花甲,跟眼前这方沙地已经斗争了28个年头。“我父亲就种树。我们弟兄3个,我叫高林树,老二叫高树林,老三叫高雨树。老人说,你可得栽树,树长大了就可以固沙。”朴素的愿望,支撑着高林树向沙漠宣战。
没有苗条,他拿自家的5只羊换回树种苗条;没有路,他肩挑背扛把苗条一捆一捆背进去。“马车、牛车、勒勒车、双六轮、大解放……”拉苗条的交通工具在换代,治沙的信念却始终如一。
高林树领着一家人冒着严寒酷暑治沙,承包的荒沙面积越来越大,茫茫沙海里已播下5000亩绿洲。
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加入包地治沙的行列。如今的官井村,林地面积增加到19万多亩,绿林萦绕、庄稼成行的美景重现眼前。
树和绿,是茫茫大漠中的图腾。像守望生命一样,沙漠中的居民守望着自己的家园。
“小时候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搬走这座沙漠,让沙漠变成绿洲;另一个是不再挨饿。”扎根库布其治沙30年的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说,“在我眼中,沙漠就是财富。”
守住沙漠、守卫绿洲,不把沙漠当包袱。从被动治沙到主动治沙,从为了生存到为了发展,库布其人对绿色的渴求在升腾,对家园的守望在沉淀。
在这份渴求和守望中,树活了,沙绿了,人富了,库布其的沙疙瘩变成了金疙瘩。
“库布其人几十年如一日,尽心尽力守住美好田园,守好精神家园,守护绿水青山,让沙漠成为人类的朋友,共谋、共建、共创、共赢、共享一个无愧于历史的绿色时代。”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说,库布其的治沙奇迹,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应对全球重大生态问题、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本。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库布其三分之一的沙区得到治理,沙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不足400元增长到1.5万多元。沙漠腹地里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沙柳,正在见证历史、见证奇迹。
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治沙精神——
渴不死、饿不死,给点阳光就活得好好的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句话适合中原,适合江南,可不适合沙漠。在沙漠走过万遍,风沙依然让一切了无痕迹。修路,在库布其似乎遥不可及。然而,鄂尔多斯杭锦旗人却不信这个邪。
面对沙魔,杭锦旗人意识到,要智取不要蛮干。他们的路径,就是“化整为零”“南围、北堵、中切割”“以路划区,各个击破”。
1997年,杭锦旗决定修建一条穿沙公路,实现对库布其沙漠的切割。
“天当被子地做床,黄沙拌饭可口香。”杭锦旗人带着铺盖卷,啃着干烙饼,就进了大漠。水喝完了,拿起铁锹在沙漠的湿地就地挖水喝。“水都是红褐色的,澄一澄就喝,再不行就盖上一块毛巾滤一下。别看那水脏,喝起来可甜着嘞!”亿利治沙专家韩美飞回忆。
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然而肆虐千年的沙漠,可不把这种气势放在眼里。一夜之间,黄沙就把刚铺好的路基埋住,一天的血汗白流了。
“要修路,更要护路!”用沙柳编成网格,再在网格里种树。公路两侧,150万亩护路林带穿沙而起。
在穿沙精神感召下,杭锦旗的干部职工放弃休息,扛起铁锹;亿利集团的职工离开车间,扑向黄沙;各嘎查的农牧民放下牧牛鞭,背上草籽树苗。三年寒暑,七次会战。1999年10月8日,穿沙公路三级油路全线贯通。
穿过漫漫黄沙,库布其从此找到一条治沙新路。
这是一条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多元投入、多方参与的生态恢复建设之路。
一场全民总动员的治沙持久战在鄂尔多斯打响,号角声响彻大地。在“反弹琵琶,逆向拉动”“掏钱买活树”的约束机制和“以补代造”“以奖代投”的政策激励下,农牧民纷纷争沙抢沙承包治理,企业纷纷包地治沙、投资林沙产业,涌现出“拄棍老汉”杜占明、“治沙愚公”乌冬巴图、“护绿使者”田青云等一批防沙治沙先进个人。
这是一条企业产业化经营,地方兴业、生态增效的沙漠绿色经济之路。
“我们坚持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生态建设,把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推广‘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发展模式,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等六位一体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综合体系。”牛俊雁介绍。
这是一条科技持续化创新,因地制宜、合理推进的科学治沙之路。
在黄河沿岸建立一条240多公里的锁边林,锁住风沙;再向沙漠大规模进军,通过在沙漠里修筑多条公路,以路划区,分而治之;沿路通电、通水、扎网格,种树、种草、种药材,把沙漠化整为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茫茫大漠渐趋染上绿的色彩。
苗条、苗树,说到树,库布其人喜欢用“苗”这个字。在他们心中,呵护绿色犹如呵护襁褓中的婴儿。
为了把树种活,库布其人煞费苦心,也绕了不少弯子。
“一开始我们用锹挖种树;后来把沙丘推平了,在上面种树;之后又用网格打沙障种树,还用过空瓶插柳的方法来节水保活……”王文彪说,他们甚至不惜花费2700万元从美国引种小叶杨树,但很快就因不适应环境而大面积死亡。
反复错,反复试,最终耐旱灌木沙柳、柠条、花棒、羊柴、甘草、紫花苜蓿等被选为固沙治沙的“当家花旦”。
树种选定了,怎么种,又成了大问题。
“最初,我们觉得在沙漠里种树是个笑话,风吹没了再来栽,白天种晚上浇,劳心费力。”亿利治沙生态民工联队长高毛虎说,一亩地种30多苗树,打网格就要1000多元,成活率只有20%。
在大漠里种树,剩下的水舍不得喝,都用来浇树。不经意间,一个改变沙漠种植的大发明,水冲植树法诞生了:用水管的水压在沙地冲出1米深的细孔,将树苗插入孔内,挖坑、栽树、浇水三步骤一次性完成,整个过程仅需10秒。
这个发明比锹挖植树效率提高了60多倍,更可贵的是,成活率超过了90%。
各种治沙妙招层出不穷:气流法、水冲法、螺旋钻法、甘草平移技术、风向数据法造林技术、大数据无人机造林……科技支撑下,库布其的沙丘变得温柔起来,绿洲一天天长大。
“我们就像沙柳,渴不死、饿不死,给点阳光就活得好好的。”治沙能人张喜旺说。
7月25日,雨后初霁,碧空万里,穿沙公路一侧的沙丘上,绿植组成的5个大字“绿色中国梦”傲然矗立。背后的库布其,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由2002年的0.8%、16.2%增加到2016年的15.7%、53%,生物种类由十几种增至530多种。周边的人工林、飞播林、网格沙障和绿草铺展开的油绿画卷,平静诉说着库布其的生态巨变。
绿富同兴、共治共享的中国智慧——
库布其模式,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盛夏,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绿茵如织。公园北大门,“朔方古郡”几个大字遒劲有力。公园中心的七星湖,宛如仙女依大漠而栖。
在这里,库布其有着她的静谧和安详。宽厚胸怀里,演绎了游牧文明的壮丽诗篇;耕耘稼穑中,描绘了农耕文明的绚丽画卷。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融,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库布其迎来了全世界的瞩目。
“绿了一片沙漠,兴了一片产业,富了一方百姓”,共治共享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库布其治沙模式中,动人而清晰。
走进孟克达来位于沙漠牧民新村的牧家乐“大漠人家”,时尚的沙发、鲜艳的茶几,现代气息扑面而来;桌上的特色餐、墙上的马头琴,古朴韵味蕴涵其中。
从单一的农牧民,到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老板、新式农牧民,孟克达来不仅身份多了,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1200亩确权林地、100亩甘草、100多头牛,有自己的马队、驼队、汽艇、冲浪车搞旅游。”孟克达来脸上洋溢着安逸和富足。
变征服沙漠为善待沙漠,库布其模式用新理念演绎着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
站在库布其国际沙漠产业园举目远眺,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连绵不断。这些迎着阳光转动的太阳花,点燃了农牧民发展沙漠光热产业、板下养殖产业的致富梦想。
150公里外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响沙湾,雪白的莲花酒店,像沙漠中的精灵,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由七星湖、响沙湾、银肯塔拉等沙漠生态旅游项目领航,库布其沙区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绿色转型升级。近10年,库布其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死亡之海”变成了“希望之海”。
点沙成金,染绿成富,库布其的大漠里奏响了新的变奏曲。
从“沙进人退无躲藏”到“人沙对峙互不让”,再到“人进沙退变模样”,最终到“不以绿色画句号,产业链上做文章”,库布其人把局部生存环境放到长远发展大格局中考量,理性选择与创新方法汇聚起崭新力量。
“党委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治沙、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和机制持续化创新”的四轮驱动中,库布其模式展现着启迪人类、昭示未来的中国智慧。
库布其模式,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跟随高毛虎的水冲枪,库布其模式已走向浑善达克、乌兰布和、腾格里、塔克拉玛干、青藏高原等中国西部几大荒漠化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并走向“一带一路”沿线。
已经举办了6届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让库布其成为世界荒漠化防治的焦点。论坛上,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评价指出:库布其模式是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今天,库布其这片神奇的沙漠,已经成为享誉国际社会的中国绿色名片。
执着坚守、不懈治理,库布其治沙人探索实践出的成功且可持续发展的库布其模式,在为我国生态建设留下宝贵财富的同时,亦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带去希望。
随着对外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治沙专业人士来到库布其,探寻这里的治沙密码。“无论任何地方、任何国家的人来到库布其,我们都会把做法和经验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们,让库布其模式为人类荒漠化防治贡献力量。”王文彪说。
这是库布其人的宏伟胸怀,也是库布其人的使命担当。
(光明日报鄂尔多斯8月5日电)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06日 01版)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