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多项措施出台 “护苗2018”专项行动工作力度再加大
2018年09月14日 17:14:54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近期,各地“扫黄打非”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护苗2018”专项行动工作力度再度加大。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多个成员单位加快推进保护未成年人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暑期、秋季开学重要时期,组织开展了网上网下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法律法规是基础。中宣部牵头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文旅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出台分工方案,推进“邪典”视频、游戏等涉儿童低俗、色情、暴力网络信息长效监管机制的落实。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会同网信、工信、公安等六部委8月初出台文件,联手加强网络直播服务业基础管理工作,规范网络直播长效监管机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起草《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防止未成年人节目出现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倾向,目前正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征求意见。社会普遍反映,这些法规政策的出台和机制的建立,是“护苗”行动净化媒介生态环境、遏制歪风邪气、守护未成年人美好童真的重要举措。

  深化“护苗2018”专项行动,查办“护苗”类案件是突破口。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公安部持续加大“护苗”类案件挂牌督办力度。近期,湖南成功破获益阳“3·12”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大案,查获非法出版物1028万余册、涉案码洋1.14亿元;浙江宁波查办“4·24”网络传播淫秽视频牟利案,查获大量涉未成年人淫秽视频,该案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山东侦破济南郭某某等人架设多个涉幼淫秽色情网站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青岛辛某等人网络传播淫秽漫画案。国家网信办强化“护苗”网上行动,开展以少年儿童为主要用户的重点网站、重点应用和重点环节的集中治理,已处置有害信息链接200多万条;会同多部门依法关停“内涵福利社”等3款网络短视频应用,联合约谈“哔哩哔哩”“秒拍”等16款网络短视频平台负责人,从应用商店下架12款平台。文旅部部署查处“暴走漫画”等丑化恶搞英雄烈士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指导各地查处一批网站刊载危害社会公德内容案,处罚了一批运营色情游戏的手游平台。上半年以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过媒体公开曝光三批次19起“护苗”类重点案件案情,充分发挥案件震慑和警示教育作用。

  为了给青少年营造健康良好的文化环境,各地各部门大力组织开展暑期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或秋季开学中小学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着重对辖区内校园周边出版物、文化用品、电子产品销售维修等经营场所进行专项检查,清理各类含有淫秽色情、暴力恐怖等内容的非法少儿出版物或侵权盗版教材教辅,有力净化了文化市场环境。如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嵩山路分局开展“护学行动”,成功端掉两处盗版教材图书贩卖窝点,查获涉案书籍12万余册,依法刑拘犯罪嫌疑人3名。内蒙古各地对17起校园内部及周边复印打字店批量翻印教辅资料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甘肃、四川等地组织开展暑期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查缴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7.2万余册。

  为推进“护苗2018”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各地“扫黄打非”部门继续创新工作举措,加强“护苗”行动正面宣传教育。北京市西城区“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图书馆、街道社区等单位,开展丰富多样的暑期“护苗2018”宣传活动,包括信息技术训练营、普法小剧场、经典阅读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孩子们健康上网,营造健康向上的假期文化氛围。安徽淮南多部门联合开展“绿色阅读、文明上网”主题活动,启动2018年暑期读书等系列特色活动,发动学校、家庭共同参与。广东汕头等地结合“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全面部署“护苗”进学校,确保年底前校园覆盖率达到100%。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持续推进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8月下旬联合腾讯公司在深圳举办2018年“护苗·网络安全课”全国讲师培训公益活动,从全国推选6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壮大各地“网络安全课”培训师资力量。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开展“护苗”行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扫黄打非”部门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前不久,涉少儿网络有害信息不时出现,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这表明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各部门强化担当,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此次多项措施出台,在“护苗2018”专项行动中,将有力推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促进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有利于强化日常巡查,确保对涉少儿有害出版物和信息问题早发现、早通报、早处置,有效防范不良社会影响。在努力构建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群众参与、学校引导、家庭教育为一体的“护苗”综合安全体系上再迈进一步。

标签:扫黄打非;未成年人;护苗2018;行动;保护未成年人;文化市场;整治 责任编辑:杨静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