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央行“放水”属误读 专家:公开市场操作不等于放水
2018年09月21日 22:06:09 来源:人民网 记者 罗知之

  人民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 罗知之)据Wind数据显示,9月1日到11日,央行没有在公开市场投放资金,但是12日至18日,央行累计净投放规模达6950亿元。其中,包括9月17日开展的MLF操作2650亿元。央行为什么会加大在公开市场的投放力度?这是否意味着央行放水?专家带您一探究竟。

  央行为何在月中加大在公开市场投放力度?

  关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兴业研究公司高级分析师郭于玮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一定程度上说,央行像管理着一座一边抽水、一边注水的水池,水池的名字叫银行间市场。当银行间市场水位太高,管理员央行需要打开抽水机抽水;当水位太低,央行又需要打开水龙头注水。

  郭于玮介绍,银行间市场有四条主要的“抽水管道”,分别是缴税、缴准、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和现金漏损,这四条管道通常在不同时间开启。缴税截止日期通常在月中,遇节假日顺延;缴准主要在每个月的 5 日、15 日和 25 日,不过也可能出现退缴准备金、流动性不减反增的情况;政府债券发行的时间虽然不固定,但总的发行规模在每年年初编制预算时就已经确定;现金漏损主要指居民和企业增加手中持有的现金,这种现象在节假日更为明显。

  “注水的管道主要有三条:外汇占款、财政支出和央行操作。外汇占款与我国的国际收支变动有关;财政支出力度往往在下旬更大;而央行操作则是在综合判断减少流动性和增加流动性的因素之后,削峰填谷、调剂余缺。”郭于玮指出。

  郭于玮坦言,由此可见,在月初流动性相对平稳时,央行投放的必要性会下降;而在月中缴税回笼流动性时,央行需要加大公开市场投放“补水”的量。在地方债发行增加时,央行需要适度补水,对冲地方债发行缴款的的影响;而当地方债筹集的资金转化为财政支出时,央行又会相应减少投放,防止银行间市场“水位”过高。

  此外,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还指出,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来临,社会公众有很大的取现需求,而公众从银行提现的过程会消耗银行体系内部的流动性,最近三年9月底M0均环比增长2000亿元左右,每到节假日前央行都会投放流动性补充流动性缺口。

  如何判断央行是不是在“放水”? 

  “EBS固收研究”刊文指出,决定银行间市场这个水池水位高低的,并不仅仅是公开市场操作,无论是进水还是出水,管子都有好几个。比如说,地方债发行对资金的占用,外汇占款的变化,财政存款的上收和下支等等。看央行有没有在“放水”,主要看DR007指标。 

  DR007是指银行与银行之前的回购利率。“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就跟菜市场的白菜价格一样。要是白菜大丰收了,那么价格肯定低,这就是供需的量价关系。资金的价格也是一样,如果央行放水了,那DR007肯定会大幅下降。”刊文称。

  Wind数据显示,9月14日,DR007是2.62%。9月17日,央行开展MLF操作2650亿元后,DR007仍然是2.62%。18日,DR007不降反升,到了2.71%。

  关于银行间市场“水位”是否合适,郭于玮也表示,银行间资金利率就是非常直观的水位刻度线。在9月中旬,尽管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投放力度,DR007仍然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下行。总体来看,9月以来DR007围绕着2.62%的中枢小幅波动,反映出虽然央行投放力度变化较大,但银行间流动性的“水位”基本稳定。

标签:央行;银行;资金 责任编辑:金英磊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