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9月25日讯(浙江卫视记者 林轩)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浙江农村始终先行先试,在湖州德清县,全国首创的“股票田”制度,给当地带来了农村发展之变。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德清县钟管镇沈家墩村的养殖户梅玉松捞起今年的第一批螃蟹,三网就有一百多斤。梅玉松向记者介绍,自己租了50亩地,今年收入大概有二十几万吧。
这样的丰收情景,放到30多年前,想都不敢想。上个世纪80年代,沈家墩村还是德清县出了名的贫困村,当时全村家家种地,可人均只有6分田,每年田里收入只有200多元。 沈家墩村原村支书梅新章回忆,农民不能没有土地,也不能被土地困死,但我们当时的情况就是被土地困死了。
现在村里的养殖大户姚志刚回忆,当时他在自家的一亩多水田里养甲鱼。可水田太小,甲鱼容易生病,收入怎么也上不去。姚志刚说:“如果我自己去一户一户的租,当时根本是租不到大面积的。”
改变从1999年开始:由村里出面,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再通过公开招标,出租给种粮养殖大户搞规模经营。
可刚开始,这个想法遭到所有村民反对。沈家墩村村民王建文告诉记者,当时全家人的生活都依赖这两亩地生活,把它租给别人,当时是有想法的。
不仅村民不同意,在当时的村支书梅新章自己心里也没底。沈家墩村原村支书梅新章说:“但改革开放嘛,就是要敢想敢干,先行先试。”
为了得到村民的支持,当时村会计房春华,顶着压力,带着计算器挨家挨户给老百姓算账。现任沈家墩村党支部书记的房春华说:“当时我们把每亩田的净收入跟支出,给村民算的明明白白。”
1999年10月25日,5个大户与村里签约,承包下了210亩地。160户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每年每亩可享受550元租金分红,这片地也被村民们称为了“股票田”。
在包下了50亩水田后,村民姚志刚第一年就赚了50多万。看到规模产生的效益,原本反对的村民王建文,也从村里流转了5亩土地,养起了长毛兔。如今,他一年就有20多万的收入。王建文说:“现在我搞养殖以后,生活水平比我爸爸他们那一代好了很多。”
家家户户以土地入股,共享规模经营的红利,“股票田”打开了发展的新空间。如今沈家墩村100%的土地都是“股票田”,前不久,占地300亩的彼岸田园农旅综合体开门迎客,开张一个月就实现收入200多万元,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