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创新是生命动力 “工人”是永恒底色——访全国劳模包起帆
2018年09月26日 19:41:08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杨红岩 张雨涵

  改革开放40年,给中国工人带来了发展的好机遇,也搭建了建功立业的大舞台。全国劳动模范包起帆——这名从码头工人起步,以非凡毅力坚持创新,用创新劳动成果为“解放”码头工人、推动港口生产力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劳动者,就是这40年来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

  现年67岁的包起帆履历丰富,做过码头装卸工、机修工,担任过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港)副总裁、上海市政府参事,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不过,在他看来,“工人”才是自己永恒的底色。

  他将创新作为生命的动力,不断将创新转换为生产力。在创新道路上,他以“非主流派”的身份取得了令很多“主流派”也难以企及的辉煌成就——3次获得国家发明奖,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5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次获得日内瓦、巴黎、匹兹堡等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用抓斗改变了装卸工的命运

  包起帆安排的采访日程和他出差临时居住的客房一样“局促”。在北京铁道大厦一间普通双人间客房里,他利用参加某科技项目评审会的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厚厚的镜片下,他的眼神炯炯,透出特殊的亲和力,话题首先回到了50年前的上海港……1968年,初中没毕业的包起帆成了上海港木材装卸公司的装卸工。他工作的地方,是上海港最大的运输木材、矿石的专业化码头。

  木材从美国、加拿大、北欧等地运来,细的直径有碗口那么粗,粗的直径足有一人高。

  包起帆和工友们装卸原木,都是拿着28毫米粗的钢丝下到船舱,把木头捆起来,再利用吊机吊到舱外去。人要在木材堆上爬来爬去。

  危险如影随形。他清楚地记得,从进港到1981年,短短十几年,他所在的码头死了11名工人,重伤和轻伤的职工多达546人。

  他举起留有疤痕的左手大拇指说:“我有一次去挂钩,大拇指被木头卡在了吊钩上,钢丝松下来后才发现骨头都卡断了。”十指连心的疼痛使他产生一种本能的愿望:一定要摆脱危险、繁重的劳动!

  半工半读4年,1981年,包起帆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毕业。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鼓励通过技术革新促进经济发展。

  “大学毕业后,我就想,码头上的黄砂石子都能用抓斗来抓,那原木能不能用抓斗来抓呢?”他把想法跟一些老师傅讲了,他们说“抱歉不行”,1958年就有人搞出了木材抓斗,但不能用,到上世纪70年代,也有工程师搞过,还是不能用,都被扔到废钢堆里去了。

  让木材抓斗从图纸变成实物。

  包起帆(左三)与国内外专家交流发明成果。

  包起帆(中)与团队一起研究生铁抓斗方案。

  “你不搞我不搞,装卸木材还会死人。1981年,我所在的码头死了3个人,3人的年龄加起来没超过80岁。有一名工人20多岁就死了,领导让去送葬,我不忍心去。我想,与其到现场掉几滴眼泪,还不如好好动脑筋。”包起帆下决心要改变装卸工人的命运。

  他抽空就往新华书店、图书馆等地方跑,白天查找资料,晚上回到家里画图。

  辗转半年多时间,第一个木材抓斗终于从图纸变成了实物。叉车第一次把抓斗送到码头,工人们都围上来看热闹,有人问:“包起帆,你这个抓斗行不行啊?”当时国外也没有用在港口的抓斗,人们心里没底。

  “当看到抓斗把12米长的原木抓上来时,我的心都要跳出来,开心得不得了!”谈起往事,他难掩兴奋之情。

  木材抓斗搞好特别是装卸工艺革新之后,工人们摆脱了危险的作业环境。自此,上海港木材装卸码头再没发生过重大伤亡事故。

  然而从1981年到1984年,全国9个沿海港口因木材装卸作业死亡14人、重伤64人。如何才能扭转这种局面,交通部也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

  当时没有专业评估,事实就是最好的评估——一大捆一大捆的原木不需要工人就能够完成装卸。后来,交通部组织全国港口企业数百人到上海开现场会,介绍包起帆发明的抓斗;1984年,又专门发文向全国港口推广。

  木材抓斗搞好后,包起帆又把目光放在生铁抓斗、废钢抓斗上。一块生铁有三四十公斤重,全靠工人搬。生铁抓斗一下子就把工人的劳动效率提高了8.8倍。

  他发明的废钢块料抓斗,能像手指一样灵活。1993年,废钢抓斗在法国巴黎国际展览会上获得金牌,评委称赞:“他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要用复杂的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中国人了不起!”

  哪里不安全、哪里成本高,就在哪里动脑筋。短短几年下来,包起帆发明了五六十种大大小小的抓斗。这些成果实现了装卸工艺流程的变革,使港口装卸从人力化迈向了机械化,不仅推广到了全国港口,还在铁路、电力、环卫、核能等30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并出口到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启中国内贸标准集装箱先河

  改革开放为技术革新打开了一扇“门”,也为国企改革开启了一扇“窗”。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瓶颈”,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上海港也不例外。1995年,上级让包起帆改行,到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简称龙吴公司)当经理。

  龙吴公司地处黄浦江上游,船到龙吴码头比到黄埔江口要多花6个小时,有时候码头几天等不来一艘船,经营异常困难,每天要亏损30多万元。没船没活干时,工人们就抱怨码头地段不好,有些灰心丧气。

  “但是我想,组织上把投资4亿多元的大企业交给我,2500多名职工看着我,我怎能束手无策?”包起帆当时急得团团转。

  “不闯出一条新路,就只能等死。”经过审时度势,他瞄准了内贸标准集装箱业务。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交通运输系统就搞过5吨的内贸集装箱航线——上海到大连,大连到汉口,但没做多久就散伙了。直到1995年,我国内贸件杂货水上运输还在依赖散装形式,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产业仍是空白。

  包起帆盘算,小的集装箱做不起来,用国际标准的集装箱能不能做内贸?有人跟他讲“没有条件”:第一,中国没有运内贸集装箱的船;第二,缺少可装集装箱的内贸货;第三,龙吴码头没有装卸集装箱的设备。

  “但我想改革开放起步不久,中国的内贸将来一定会走标准集装箱之路,国外能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他认准了这是一条能使企业脱困的正确道路。

  他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港口内贸标准集装箱水运工艺系统,连续4次到北京寻求支持,8次到南方寻找愿意合作的船公司、货主和码头,解决了设备、工艺、单证、计算机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在交通部的支持下,终于在1996年开辟了中国水运史上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

  与此同时,他还创新管理理念,探索现代物流在港口的实践,积极组建现代化物流仓储中心。先后与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青岛等方面合作,建立了牛羊油储运库、水果冷链库、水泥配置库、出口大米基地。

  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发展内贸标准集装箱,不仅搞活了龙吴公司,也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大发展。从“零”起步,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内贸标准集装箱已遍布全国50多个港口,2017年,吞吐量达到了9218万标箱。

  推动港口从机械化向自动化变革

  过去,港口从人力化向机械化变革。跨入新世纪,港口步入从机械化向自动化、智能化变革的新时期。

  2001年,包起帆被调到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从此,他的创新舞台更大了。他努力创造条件,让更多的职工加入到创新团队中来,由此开启了让上海港依靠创新走向世界第一大港的壮丽征程。

  包起帆说:“10年前很多人对自动化不理解。但社会进步总要有人做超前的事。作为分管技术的负责人,我觉得我有这份责任。上海港在迈向世界第一大港的路上,技术不能落后,要跟上这个步伐。”

  在技术创新方面,2001年,他和外高桥一期的同事们系统地开展了现代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一系列技术和工艺创新成果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码头集装箱处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该发明获得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者世界联合会金奖。

  2003年,他提出创意并主持建设了我国首座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在国际上首次解决了集卡快速自动装卸的技术难题。2006年,他提出创意并主持研制了世界上首台全自动桥式抓斗卸船机、全自动散货装船机和我国首台全自动散货斗轮堆取料机。

  在码头建设方面,2003年起,他主持上海外高桥四、五、六期集装箱码头建设,以现代物流理念规划码头布局;率先实现双40英尺集装箱桥吊在港口的应用,并开发出配套的工艺系统。该项目取得了7.7亿元的经济效益,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

  2006年,他主持上海港罗泾港区二期散杂货码头建设,通过一系列创新,形成了包括管控一体化、装备自动化、服务定制化的现代散杂货码头的建设集成技术,使工期缩短了22个月,投资较批复工程概算节约了7.7亿元。为此,他于2009年荣获世界工程组织“阿西布·萨巴格优秀工程建设奖”。

  在推动港口节能减排方面,2010年,他发明了世界上首台移动式岸基船用变频变压供电系统,解决了我国港口岸基供电难题,被交通运输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这一成果获2010年发明者世界联合会授予的创新大奖。

  实现中国交通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在企业界流传着一句话:一流的做标准,二流的做品牌,三流的做产品。包起帆不满足于“二流、三流”,他力争“一流”。

  我国是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第一大国,集装箱制造量居全世界产量的90%以上,但在这一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却鲜有中国的声音,更难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发明进入国际标准。

  将自主创新的集装箱RFID(射频识别)管理方案推向世界,并制定相关国际标准,成了包起帆创新的又一目标。

  “不过,真进去了才发现水很深。”包起帆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集装箱技术委员会由20多个成员国的资深专家组成,只有一半以上专家投赞成票,并同时至少有5个国家愿意一起做,国际标准的新提案才能通过。

  由于我国首次参与该领域国际标准制定,2009年6月,首轮新项目提案投票即遭到失败,发达国家几乎都投了反对票。

  消息传来,包起帆“深受打击”。“很多同事都说算了吧,可我不甘心,人家打了我一个嘴巴,我很痛,但我咬咬牙。我认为老外未必是真的和我们过不去。”精心准备后,他把ISO的各国专家请到了上海港,在码头耐心介绍、现场演示。这次,这些外国专家看懂了。

  没过多久,再进行第二轮项目提案投票,他成功了——ISO中央秘书处正式发文,任命包起帆负责领导该标准制定。之后,历经汉堡、巴黎、上海、华盛顿、圣地亚哥共5次会议的交锋,与国外专家开展了百余次的对话和邮件沟通,中国集装箱RFID相关国际标准——ISO18186(2011)终于在日内瓦ISO中央秘书处正式发布。这也成为我国自1978年开始参与ISO活动以来,在物流、物联网领域首个由中国发起、起草和主导的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的发布仅仅是一个新的开端,后续维护和拓展是标准能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根据规定,国际标准每5年需进行一次系统性回顾评审投票,以评定该标准是否存续。2016年,ISO18186顺利通过ISO的系统性回顾评审投票,被英国、荷兰、丹麦、捷克采纳为国家标准,日本和俄罗斯也计划采纳为国家标准,美国和德国确认该标准在本国得到了实际应用,展示了中国创新在国际上的生命力。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标签:全国劳模;包起帆;港口;标准集装箱;改革开放;创新;国际标准;集装箱 责任编辑:沈正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