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图片来源:The Next Web网站报道截图
中国日报网10月16日电 10月15日1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9、40颗北斗导航卫星。根据计划,后续还将发射两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于今年年底前建成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提供服务。
据美国科技网站The Next Web新闻网15日报道,此次北斗双星的成功发射意义重大大。中国研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为了满足其维护国家安全,更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需要。据报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可达2.5米,较定位精度为20米的美国GPS更胜一筹。因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通信、测绘地理信息、气象监测、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甚至对中国无人驾驶技术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惠及中国,也能造福其他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共有以下三种,北斗一号,也就是第一代北斗系统,可提供全国范围的授时和导航定位服务;北斗二号服务范围覆盖亚太地区;即将建成的北斗三号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
2018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新华社发(梁珂岩 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已久。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就计划自行研制导航系统,并于1994年正式启动建设。2000年,第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计划到2020年,在距离地面22000公里完成35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此外还将再发射5颗高度为35786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刚刚升空的第三十九、四十颗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五、十六颗组网卫星。
这些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4年,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ASAS)将其称为“太空丝绸之路”,这一项目旨在利用卫星、发射服务和地面基础设施为全球相关行业和服务供应商提供支持。目前,对卫星服务的需求正逐年增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可谓正当其时。
得益于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无人机及无人驾驶汽车等智能技术的发展,当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市场颇为景气,其中包括实现定位功能的产品和服务。
2017年发布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市场报告》显示,到2025年,亚太地区的GNSS导航设备数量(以智能手机为主)将从2015年的19亿增长至43亿,超过欧盟和北美地区的总和,因而有望成为该领域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6年,中国GNSS和定位服务市场产值达332.4亿元。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等卫星不断发挥作用,到2020年,中国该行业产值有望增长至620亿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