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安徽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在火车站欢送赴皖务工人员。(资料图片)
天山网讯(记者马倩报道)他们走出田间地头,投身于近在家门的车间,用勤劳的双手描绘幸福的生活;他们挥别家乡,奔赴千里之外的“新家”,用火热的青春开创崭新的天地……
他们,就是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的农民;他们,就是幸福的奋斗者。
这四万多名幸福的奋斗者是在安徽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帮扶下,实现了脱贫,拥抱了美好人生。
师傅结对帮扶徒弟。(资料图片)
坚持高位推动,聚力就业
10月31日,约麦尔 · 买买提热情洋溢地做着自我介绍:“我是海螺公司人!”他总爱这么介绍自己,语气中透着自豪。约麦尔 · 买买提原是皮山县藏桂乡英也尔村村民,到皮山县安徽工业园区内的皮山海螺型材公司工作后,好运连连——不但拥有踏实稳定的事业,而且遇到了心爱的她。“在这里,我感觉月月都是‘大丰收’,每天都有新梦想。”
像约麦尔 · 买买提这样,从农民转型为产业工人的年轻人在皮山县还有很多。“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有的曾是农民,有的曾是家庭妇女,但经过自身努力,他们都成为技术骨干,家里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约麦尔 · 买买提说。
好生活来源于安徽省援建的皮山县安徽工业园区。该园区于2011年启动建设,累计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5亿,其中安徽援建资金2.1亿,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建筑建材、商贸物流等产业,引进上海品沃核桃深加工项目、诺恒服饰等企业,吸纳当地近万人就业,成为当地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主载体、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脱贫的集聚地、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平台、促农精准脱贫的新阵地。
皮山农民在安徽巢湖市务工。(资料图片)
坚持产业助力,就近就业
在皮山县安徽工业园各个公司、厂区,正在运转的生产线旁,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每道工序,紧张又忙碌……
包装工人阿布都拉 · 麦麦提明来自皮山县固玛镇托乎拉喀什村,如今已经成为快乐、自信的“师傅”,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现在,他每月工资3500元,比在家种地多挣了好几倍。“今年三月份,我把老婆、孩子都接到了皮山县城,孩子也在县城上了幼儿园。我打算长期在厂子里干,好好表现,过一段时间再买个小汽车……”
令阿布都拉 · 麦麦提明高兴的还有,每次回家,很多儿时的伙伴都很羡慕他的变化。“我和同事们每次回家都是‘活广告’,亲戚朋友也想像我们一样成为产业工人,有更好的生活。”
很多像阿布都拉 · 麦麦提明一样渴望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村民纷纷走出家门,来到皮山县安徽工业园区工作,从农民变成产业工人,从羡慕别人到被别人羡慕,命运悄然发生着改变。
这些可喜的变化是安徽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思路产生的化学反应。
为了增强自主“造血”功能,促进内生发展,实现产业与就业良性互动,安徽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注入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建立“助保贷”政府风险资金池,解决23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实施“扶贫羊”“扶贫驴”项目,探索“龙头企业+卫星工厂+农村合作社”或农户家庭新型产业链发展模式,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推动电力援疆,完成10亿度电力援疆计划……
2017年4月9日,皮山县富余劳动力赴皖转移就业欢迎仪式。(资料图片)
坚持皖疆联动,转移就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除了建立皮山县安徽工业园区推动农牧民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业,安徽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还创造性地推出了转移就业扶贫项目,不少农牧民子女第一次走出家门,到安徽合肥、淮北、安庆等9城市15家企业务工。
安徽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积极实施“千人赴皖就业计划”。2017年以来,安徽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积极穿针引线,联系安排安徽和田两地地方政府沟通对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专门在合肥召开座谈会部署落实,并安排合肥、安庆、芜湖、铜陵、淮北等地对接务工事宜。其中,淮北市接纳106名和田富余劳动力就业,淮北市总工会、市妇联等部门跟进服务,配备“传帮带”师傅20余名,务工人员人均收入保持在每月2500-5000元。
赴皖务工人员不仅增长了见识,学到一技之长,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他们中的一些人成长为岗位能手,而且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有人买了房,把家人也接到安徽一起生活。转移就业扶贫工作成为安徽援疆工作的靓丽名片。目前,已有组织转移3111人赴皖务工就业。
不仅仅是就业脱贫,近年来,安徽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以精准实施安居富民、产业项目、文化交流、教育医疗、就业转移、结对共建“六位一体”扶贫模式,综合施策,前后方联动,助力皮山县43925人实现脱贫。
安徽省前方援疆指挥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资料图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