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3日消息(记者 韩晓)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11月13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此次大型展览共安排设计了六个主题内容展区,突出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伟大变迁。
六个主题内容展区分别为伟大的变革、壮美篇章、关键抉择、历史巨变、大国气象和面向未来。在第二展区“壮美篇章”部分,一块名为“希望的田野”的版块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一块流线型的背板上印画着麦田丰收及新农村建设的壮美景象。而在展板前,一颗堆满了各类瓜果蔬菜的花坛,则让“丰收”的氛围更加浓郁。花坛旁边,一尊雕像成了这一版块的焦点,雕像中,18个农民聚集在一个小桌子前,对着一张纸讨论着什么,表情栩栩如生。通过讲解,参观者知道,这尊名为“十八颗”红手印的雕像也代表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幕的拉开。
讲解员:1978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坚定地按下红手印,实施“包干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幕。40年来,农村改革成就辉煌,农产品告别绝对短缺,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日益丰富,农业告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现代化水平大幅跃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乡村面貌根本改观,农民生活总体上告别贫困,走向全面小康。依靠党的坚强领导,依靠亿万农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展板旁边,有这样三行字“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业必须富。”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三农”事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此次大型展览中着力强化前后对比、突出横向对照,充分运用历史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场景等多种展示手段,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展示出农业、农村在改革中的巨变。
在大国气象展区,几根放置在透明容器中的小麦、水稻标本静静矗立在角落,和周围大型工业的先进设备模型比起来,这些农作物虽然不显眼,却成了此次展览中的重点展品。它不仅展现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先进技术,也体现出农业改革取得的成就。
讲解员:这里展示的是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成果,建立小麦染色体工程新体系,开创快速选育的新方法,制成多个优质小麦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盐、抗旱等特性,衍生品种60余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这是巨型稻,巨型稻的成功培育,让水稻下能乘凉的梦想成为现实。
- “为文中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访文中友好协会会长菲尔达斯·拉曼
- 菲新闻部长:深化菲中媒体交流 让更多的菲律宾媒体人深入了解中国
- 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道不尽的邕江美
-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