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8岁的长兴市民郭领娣每周都要到县城的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转转,曾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的她,对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
郭领娣每周都要来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转转。
从县城最热闹的买卖街到逐渐衰败的“城中村”,再到今朝集“历史传承+城市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郭领娣见证了一条老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完成华丽转身,而她的生活也早已和老街紧紧联系在一起。
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新貌
东鱼坊夜景
东鱼坊曾经叫做东鱼巷,历来就是长兴县城最中心的地带。1969年,郭领娣嫁过来的时候,这里集聚着83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挤在老旧的平房里,一下雨,很多邻居家里都漏水。”郭领娣说,她和爱人住的房子不到20平方米,没有卫生间,每天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等着粪车来收马桶。
以前,每天清早粪车来收马桶。
虽地处闹市,但彼时的东鱼巷却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热闹。在供销社上班的郭领娣每天一早出门,傍晚回家。在她的印象中,邻居们大多也是这样的生活节奏。“街上除了几家小吃店、杂货铺,好像就没什么别的店了。”走在如今东鱼坊修旧如旧的弄堂里,空气中弥漫着各地小吃的香味,川流不息的游人从身边经过,郭领娣甚至觉得有些恍惚,她说:“那时候,除了放学的孩子在巷子里嬉闹的声音,一切都很安静。”
拆改前的东鱼巷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市场活力,郭领娣的生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东鱼巷的城墙外建起了一家竹器厂,街上陆陆续续开出了上百家做竹器生意的铺子。”郭领娣说,邻近的望春北路一带聚集了很多贩茶人。慢慢地,这条路就成了长兴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被叫做“茶叶弄”。
曾经的“茶叶弄”很热闹。
从那时候开始,郭领娣每天都在老街车水马龙的嘈杂声中醒来。十里八乡进城的人们逛街、采购必到东鱼巷。东鱼巷的一些居民也在家门口做起小生意,收入挺可观。
1988年,存了些积蓄的郭领娣决定翻修老宅,拆掉一楼的柴房,一家四口的居住面积拓展到了60平方米。最重要的是,她家终于有了卫生间。随后的几年里,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电话……陆陆续续进入这个四口之家,“当时觉得能住上这么大的房子已经是最幸福的事了。”郭领娣说。
显然,城市发展的速度超出了当时郭领娣的想象。上世纪90年代末,长兴县城框架开始拓展,一个个居民区、一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东鱼巷也渐渐被高楼包围。“汽车开到弄堂口就进不来了,电线拉得跟蜘蛛网一样,下水道还经常堵住,跟新小区一比,我们这简直像个‘贫民窟’了。”郭领娣说,有一次,她到刚搬进楼房的亲戚家串门,回来羡慕了好多天。
与此同时,东鱼巷里的买卖人生意也日渐凋敝。“大家都到商场、超市买东西了,谁还来这小弄堂。”郭领娣说,东鱼巷渐渐成了长兴最大的“城中村”。
东鱼巷旧貌
这一沉寂就是十多年,直到2013年,长兴启动东鱼巷区块拆迁改造。“拆迁的通知发下来,我第一个就赶去签了字。”回忆起当时的心情,郭领娣至今还有些激动,“虽然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也有感情,但年纪大了,总希望住得舒适一点。”
郭领娣的新家在离东鱼巷不远的一个高层小区里,足有120多平方米。一双儿女早已各自成家搬出去住了,这大房子就老两口住着。“周末孩子们会回来吃饭,所以餐桌一定要大;老伴爱上网,这是他的电脑……”郭领娣带着记者参观新家,言语间满满都是幸福。
东鱼坊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历史的痕迹。
她说,虽然每年都要和老伴出去旅游,但她最爱去的地方,还是已经变成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的东鱼巷。街区最大程度保留了老长兴的痕迹,入口处一面刻有“东鱼坊”三个字的古城墙连接着历史与未来。迈步往里走,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一条条长长的弄堂轻易就勾起了郭领娣对青春岁月的回忆。只是,小巷里的竹器店、杂货铺已经变成了咖啡厅、甜品店……
老街完成华丽转身,游人如织。
据了解,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总建筑近15万平方米,餐饮、购物、休闲娱乐、文化服务等功能一应俱全。几经变迁的东鱼巷,仿佛一位穿戴一新的老友,又回到了长兴人的生活中。
而郭领娣最喜欢的,就是带着孙辈来到这里,指着老宅所在的清河巷,给孩子们讲那过去的事情。(记者王艺潼 张泽民)
- 浙江湖州:十年“河长制” 守护绿水青山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新华社展项扫描
- 唯有接续奋斗才能不负党和人民重托,新一代检察人请接力
- 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60华诞特别报道之改革开放篇:潮起八桂海天阔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