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风采录】
殡仪战线的“天堂使者”
——记“最美退役军人”、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殡仪馆火化工徐申权
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
他是一名普通的火化工人,十几年如一日,送走无数人间过客,抚慰了千千万万伤心家属,被人们誉为殡仪战线的“天堂使者”。他就是“最美退役军人”、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殡仪馆火化工徐申权。
2003年9月,在部队服役13年、荣立3次三等功的徐申权转业了。“没想到竟然被安排到了麻城市殡仪馆。”回忆起接到组织通知的那一天,徐申权清楚地记得自己很失落。作为部队里为数不多的光学技师,徐申权曾多次立功受奖。当时,父母、妻子都坚决反对。一些战友听说他被分配到殡仪馆,也纷纷劝他辞职,一起经商。
是辞职,还是接受挑战?“接受部队和党多年的教育,怎么能对组织分工挑三拣四呢?现在殡仪服务工作需要我,我能当逃兵吗?”经过一天一夜激烈的思想斗争,徐申权毅然决定去殡仪馆上班。第一次火化的是一名慈祥的老人,在师傅的带领下,徐申权艰难地完成了任务,可是晚上他连饭都吃不下。
“干一行,就要专一行。”这是徐申权当兵多年的座右铭。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他只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就熟练掌握了火化操作的全部技术,迅速成长为麻城市殡仪馆的一名业务骨干。
对于逝者来说,殡仪馆是人生的最后一站。火化逝者尸体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事实上却需要火化工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并不容易。“我们的工作就是对逝者亲人的慰藉,也是对逝者本人生命尊严的最后一次呵护,工作中容不得出现任何差错。”徐申权说,为了让逝者走得更安然、更体面,火化工作必须做得更细、更好、更人性化。他在火化操作时,都要将每具尸体的寿衣弄整齐,枕头放稳,垫脚放好,铺单摆平,进入火化炉堂后还要适时调整位置。遇到腐烂变味的尸体,徐申权从不回避。
徐申权很少休节假日,遇到同事请假,他总是主动代班顶岗,即便自己患病也咬牙坚持。殡仪馆实行的是24小时工作制,作为一名火化工,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无论是日常上班时间,还是重大节假日,徐申权始终以一名军人特有的责任感,坚守每一天,做好每件事。10多年来,从一名火化工到车间副主任、主任,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车间一线。
2015年9月,徐申权加入麻城市义工联,足迹遍布麻城的各个乡镇、福利院、特教学校等,多次获得“优秀义工称号”。2016年7月,麻城遇到百年一遇的洪水,他与其他义工一起及时给受灾地区送去矿泉水、大米、棉被等。每逢端午、重阳节,他还到福利院陪老人过节。
徐申权多次被麻城市民政局评为先进工作者,被黄冈市评为民政系统先进个人、道德模范,2015年被湖北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面对这些荣誉,徐申权说:“人生因为奉献才有价值,从事殡仪事业,我无怨无悔。”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6日 04版)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