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中国蓝新闻-庆祝改革开放40年系列特稿(四)
浙江:振兴乡村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2018年12月17日 14:37:20 来源:浙江卫视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2月16日讯(浙江卫视记者杨柯报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农民收入连续33年领跑全国,成为了全国城乡差别最小的省份。今天的庆祝改革开放40年系列特稿,一起来看浙江如何大力振兴乡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初冬时节,在浙东滕头村,成群白鸽展翅竞飞。作为国家5A级景区,这里每年吸引百万游客前来“打卡”;在浙北大河村,村民们轻点鼠标,把上百万件童装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在浙南陈家铺村,“最美书店”坐落于群山之巅,游客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说:“我们走在现在的浙江,你感觉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绿水青山很干净很整洁。实际上就是讲了一个怎么样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道理。”

  40年前,当改革的春风吹进浙江的乡村,常山县五里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的改革创举,让农民的腰包开始鼓了起来,曾经沉寂的乡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时任常山县五里生产大队第十一生产队队长刘庆元说:“一年比一年好,你到春节回家,满路都是小汽车了。”

  农村的发展不仅要让农民富,还要让产业强。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东阳花园村靠着服装、红木产业起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苍南龙港镇依靠印刷业,让昔日的小渔村,摇身一变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1991年,浙江农民人均年收入首次超越“小康”标准,浙江的农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经济“起飞”的同时,浙江农村也面临着环境透支的烦恼。安吉余村的老书记清楚记得,开山采石的隆隆炮声,不但炸出了矿山,也炸毁了青山。

  原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党支部书记胡加仁说:“那个时候的灰尘都是雾茫茫的,整个山林毛竹全部死掉。”

  如何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进入新世纪,在“八八战略”引领下,浙江开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15年来一以贯之,从“美丽乡村”到“万村景区化”,再到打造“大花园”,让浙江的乡村旧貌换新颜。走进如今的安吉鲁家村,开门是花园,全村皆景区。今年九月,村主任裘立琴代表广大农民,接过了联合国授予“千万工程”的“地球卫士奖”,这也是联合国发出的最高环保荣誉。

  湖州市安吉县鲁家村村委主任说裘丽琴:“有了“千万工程”,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知道农村的整治应该怎么做,怎么样让农村变美,农村美了我们才能走乡村经营。”

  既要村美、民富,还要让村里人和城里人一样,拥有高品质的乡村生活。走进嘉善姚庄镇,可容纳4500人的体育馆,投资上亿的卫生院,拥有一流师资的幼儿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城市的生活品质。而随着全面取消城乡户籍差异,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浙江已基本形成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实现等级公路、电话宽带“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响”,家门口的文化礼堂,让浙江农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富有。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说“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始城乡统筹实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让农民和市民一样,共享全面小康成果。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先进的浙江样本。”

  改革开放40年,带来山乡巨变。如今的浙江,正努力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开创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的新局面,在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征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标签:改革;浙江;发展 责任编辑:洪慧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