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千万工程特别报道:村美人和新家园
2018年12月28日 18:26:50 来源:农民日报

  下姜逐梦日前,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村民姜小球(左)在为接待游客准备盆栽。近年来,该村依托绿水青山,通过乡村民宿等农旅融合项目,由贫困村变身“绿富美”。二零一七年,全村人均收入二万七千多元。“下姜逐梦”已位列千岛湖旅游新十景。

  多彩森林 义乌市赤岸镇的彩色森林让游客流连。当地通过技术创新,引进种植可随季节变化的优良彩叶树种,建设景观森林,景色四季宜人。

  生态水房日前,义乌市后宅街道寺前村村民在使用生态水房的洗衣机。近年来,浙江治理乡村生活污水,村村建起设施齐全的生态水房,村民们为生态美而改变了池塘洗衣、洗菜的古老习惯。

  书声琅琅近年来,安吉县鄣吴镇吴昌硕故居等地推动古镇、古村落生态整治提升,秉承文化传承带动群众致富的理念,丰富千万工程内涵。日前,昌硕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诵读三字经。

  东衡琴音 德清市洛舍镇东衡村村民制造用于国际演奏的钢琴有多年历史,带动全镇发展钢琴制造企业近百家,钢琴产业总产值突破4.7亿元。日前,村民在学习乐理知识。

  垃圾成金浙江乡村推动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处理,通过设立智能化物联网终端设备,村民自助交投、自动称重,实时给予居民相应积分并转入手机微信钱包。日前安吉县大竹园村村民在智能回收机前投垃圾。

  乡村保洁日前,浦江县保洁员赵仕水、石小来穿梭在乡村保洁站点间。当地通过保洁公司派驻保洁员,以重点道路、河道、村庄为示范引领,推进乡村环境美化。浦江已连续3年获评“浙江省生态优秀县”。

  浙江省久久为功十五年,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农村面貌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绘就万千美丽乡村。

  日前,记者走访义乌、德清、淳安、浦江、安吉等地乡村,所到之处,就像一幅幅展开的生态画卷,村村是风景。公路、公交车、快递、电话、宽带、自来水……均已实现村村通。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垃圾不落地分类处理已成村民习惯。村民养老、医疗有保障,享受着与城里人一样便利的公共服务。

  浙江农村今天的变化,与2003年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多次深入当地农村调研密切相关。在调研中习近平发现,城市的规划以及垃圾、污水有人管,而农村的这些方面却没人管。他认为,这是城乡工作偏差导致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改变乡村面貌?习近平思考谋划,寻找突破路径。

  2003年5月27日,浙江省委决定成立由12个部门组成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一方面合力推进乡村治理新政,另一方面从城市一竿子插到底,管好农村。

  2003年6月,浙江在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村庄进行全面整治,把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由此开启浙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行动序幕。

  当年,德清县总结出“一把笤帚扫到底”经验,出台镇村环卫保洁和绿化养护质量体系标准,把城镇管理体系标准延伸到农村,这为城乡统筹推进提供了全新思路和视角,这一经验也迅速在浙江全省得到推广。

  2008年,“千万工程”升级版启动,即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万村景区化,让乡村旅游成为浙江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渠道。

  “千万工程”历经十五年至今,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省每一届党委政府都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使这项工作不断深化,形成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全省农民不断得到实惠,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前来寻觅美丽乡愁,全省真正做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如今,浙江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三十三年居全国各省第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是2.054∶1,是全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最小的省,初步实现城乡均等化。千万工程绘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新画卷,是新时代生态发展理念的成功实践。

  (原标题《千万工程特别报道:村美人和新家园》)

标签:村民;美丽乡村;枫树岭镇;绿水青山;淳安县 责任编辑:汪江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