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8年
中国铁路客运成绩几何?
铁路实施客运提质计划的效果怎么样?
展望2019和更远的未来
他们又将如何续写
“火车上的故事”?
点击2018铁路出行的“关键词”
一起回顾这一年的精彩瞬间吧
关键词一:多
2018年
预计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
33.13亿人次
同比增长9.0%
其中动车组发送
20.01亿人次
占比60.4%
同比增长16.6%
这是铁路全面实施
“一日一图”市场化开行方案
优化运输组织模式的成果缩影
中国铁路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党的十九大精神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出行
幸福感和获得感
特别是在运力调配方面
建立起“一日一图”运力动态调配机制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梯次安排运力
根据日常、周末、高峰等不同时段,有针对性地制订列车开行和动车组运用方案,使运力与客流需求的匹配更优化。
2018年,铁路总体运力资源投放创历年新高。当前,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3970.5对、较去年同期增加251.5对,其中动车组列车2775对,基本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规模的扩大,还体现在客运新线的开通上。
2018年,渝贵铁路、昆楚大铁路、江湛铁路、哈佳铁路、大西高铁原平西至太原南段、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等线路陆续开通运营。
即将开通的还有杭昌高铁杭州至黄山段、京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新民至通辽高铁、哈尔滨至牡丹江高铁、济南至青岛高铁、青岛至盐城铁路、南平至龙岩铁路、怀化至衡阳铁路、铜仁至玉屏铁路、成都至雅安铁路等10条新线。
部分城市间客车运行时间再压缩,如北京至牡丹江全程压缩近9个小时,沈阳至承德全程压缩8小时23分。
关键词二:快
说起速度
今年复兴号的奔跑
可圈可点
8月8日
复兴号在京津城际铁路
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
中国高铁的领跑地位
目前,复兴号已覆盖23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年来,复兴号以安全快捷、平稳舒适、高品质的运营服务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随着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开通运营,复兴号首次延伸到香港特别行政区。
更简单的通关流程、更流畅的出行路线,让往返香港与大陆的旅客们为之点赞。
今年“双11”期间,您是不是感觉在网上购买的商品运输特别快?铁路部门“双11电商周”活动助力快递更快送达。
其中专门用于“高铁极速达”服务的高铁动车组达400列,是2017年的10倍以上。“高铁极速达”服务范围还拓展至复兴号通达地区,开通运营线路达431条,覆盖58个大中城市。
关键词三:好
复兴号品质好
“慢火车”也不差
2018年
铁路部门积极推动
“慢火车”服务升级
打造了“彝族情”“蔡家崖号”等
一系列慢火车精品
目前
全国铁路
81对公益扶贫“慢火车”
正为沿线群众努力奔跑着
坐火车寻找远方的美景和诗意,成为2018年人们的时髦之举。
从“遵义号”红色之旅到“环西部火车游”,从“南方快车”到“找北”旅游专列……一系列景点优美、服务上乘的旅游产品,深受旅客欢迎。
关照到每一处细节,才能服务好每一位旅客。
2018年,铁路总公司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实施了厕所“双所长制”,大力整治设备设施质量,进一步净化了旅客乘车环境。
车上互联网订餐,2018年变得更方便。从2018年1月18日起,铁路部门对互联网订餐服务进行升级,餐食预订时限由开车前2小时压缩至开车前1小时。
同时,铁路部门推出的“动车组列车地方特产预订”服务,增加9个互联网订餐和7个特产预订站,让旅客在车上买到特产,也成为一道风景线。
行李难上车,旅客别着急。2018年,铁路部门携手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共同推出“高铁顺手寄”托运服务,旅客不方便携带上车的物品,铁路帮忙送回家。
关键词四:省
人脸识别检票
双源视角安检
急客通道优先……
先进、智能的
自助设备
让旅客进站不再
停、挪、等、靠
进站速度大幅提升
排队等待时间有效减少
2018年,铁路客运部门推出多项便捷购票出行新举措。
11月3日,铁路部门推出新版12306网站页面,优化了网络购票流程,增加用户扫码登录功能,减少旅客无效点击;上线“共享汽车”“铁路旅游”功能,延伸旅客服务链;推出网上人脸识别核验服务,使旅客无须再去车站窗口核验证件,实现全部流程网上自助办理。
“手机控”们可以轻松即时支付车票。2018年,铁路部门推出了列车补票和到站补票支付宝扫码支付功能。
电子客票试点的实施,是2018年又一项出行便利。11月22日起,铁路部门率先在海南环岛高铁实行电子客票服务试点。据悉,2019年电子客票将在全国高铁推广。
为畅通旅客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铁路部门积极与各地方公交系统合作,不断完善日常协调配合和接续接驳运输机制,如北京南站已经实现旅客出站乘地铁免安检。
“以旅客为中心”的理念
闪耀在中国铁路客运的
2018答卷
数字在增长、服务在升级
未来,随着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
目标的实现
铁路客运好戏还将不断上演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