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统计局:2019年物价温和上涨是可以预期的
2019年01月21日 21:04:24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18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宁吉喆21日表示,今年物价温和上涨还是可以预期的。影响CPI上涨因素很多,最关键是供求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业消费品和农产品供求。而PPI不仅受国内供求关系的影响,还受到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影响。

  有记者提问,去年的物价低于预期,12月物价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也是趋弱的,今年CPI、PPI走势您如何分析?经济中产生通缩的风险有多大?您说是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能不能再介绍一下宏观政策方面哪些因素值得我们关注?

  宁吉喆表示,关于12月份的物价,有媒体说回到了1时代。12月份CPI低于2%,PPI当月同比涨幅回落,全年CPI是2.1%,全国PPI是3.5%,都属于温和上涨,这是人民群众所期望的。影响CPI上涨因素很多,最关键是供求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业消费品和农产品供求。

  他介绍,价格的背后是供求关系,要深入地去分析供求关系,也就了解了中国价格的基本走势。当然,PPI不仅受国内供求关系的影响,还受到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影响。从国内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了传统行业过剩产品多、价格低的情况,那也是企业不希望的。从国际看,由于中国已经是进出口大国,特别是在生产资料方面,四季度以能源产品为主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比较多,这都会对我国的PPI有影响。新一年,国际上仍然是有变数的,所以现在的宏观经济研究、物价的研究不能只看国内,还要看国际。

  宁吉喆指出,至于一些媒体担心的“通货紧缩”,从近10年来看,中国全局的通货紧缩没有发生过,但个别年份有结构性的紧缩因素。从今年看,这个词可以说很不得当。确实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它要与经济环境、背景结合。

  宁吉喆称,今年物价温和上涨还是可以预期的。物价本身是一个表象,背后是市场供求关系。这宏观政策要解决结构性矛盾,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考虑供求总量的平衡。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逆周期调节还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就是对冲下行压力,在结构上采取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这都有利于改善供求关系,有利于结构性去产能、结构性去杠杆。

  同时,宁吉喆指出,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加力”体现在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地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进一步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重点支持补短板等方面。“提效”体现在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财政部门都做了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优化融资结构、信贷结构,加大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资金更多流入实体企业、流入中小微企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应该说政策的取向十分清晰。

标签:供求关系;物价;影响;结构性;供求因素 责任编辑:汪江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