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水清岸绿 百姓赞誉
2019年03月31日 09:37:29 来源:人民日报

  “敢下到长滩河里游泳吗?”

  几年前,四川广元昭化区市民在电视问政节目中,对环保部门下了“挑战书”。彼时长滩河臭水横溢,在当地出了名。

  而今,长滩河不仅岸绿景美,还可以游泳,成为市民休闲的新去处。

  城市黑臭水体被称为“群众身边的污染”,是公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之一。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之一,要求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90%以上。

  攻坚既要雷厉风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又要奔着“长制久清”、抓铁有痕、久久为功。各地正水岸同治、步步为营,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新景象。

  立下“军令状”,唱好“重头戏”

  ——不再是“死水一潭”,九成以上黑臭水体开工整治

  去年初冬,京杭大运河波光潋滟,两岸层林尽染。

  北京通州区退休职工张春喜是位摄影爱好者,他忽然发现,镜头中出现了很多曾难得一见的鸟类。

  “过去端着相机猫一整天,只能拍到几只家雀儿、鸽子。”张春喜说,现在水质明显好多了,野鸭、灰鹤、白秋沙鸭、红嘴蓝鹊等都能拍到。

  千里之外,烟波浩渺的武汉东湖之畔,一场水上马拉松如火如荼举行。1700名专业选手与游泳爱好者,从东湖风景区长天楼下水,在“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中劈波斩浪。

  蓝厚祥就是其中一员。这位66岁的老武汉人从小就爱到东湖游泳,但到上世纪80年代,就不敢再去了,“水变脏,有异味了,游完泳回去浑身痒。”而今水变清了,岸边风景也更美了,蓝厚祥经常约伙伴到东湖游泳。

  昔日“死水一潭”,如今碧波重现——从南到北,一批重点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让人惊喜不断。

  惊喜背后,是在黑臭水体治理上的超常规、动真格。

  去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这是我国印发的第一个涉水攻坚战实施方案。早在2015年,“水十条”的出台,就已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列为重点任务。排出时间表,立下“军令状”,各地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唱好碧水保卫战中这场“重头戏”。

  通州多河富水,但位于“九河下梢”,也就成了污水的汇聚地。北京治水,首看通州。

  着力疏解污水直排的低端厂区、养殖小区等低端产业;水环境建设去年一年工程量比过去20年总和还多。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表示,目前,北京市141条段黑臭水体治理已全部完工,下一阶段,北京将集中解决百姓房前屋后坑塘、马路边沟等“小微水体”污染,让百姓身边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这片湖区现在水质如何?”“截污工程什么时候完工?”“你们最近来看过吗?”几个月前,湖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不打招呼,直奔武汉南湖沿岸暗访,检查环湖治污整改工程进展情况。

  月报告、季通报、年考核,湖北加强动态监督考核,倒逼全省设区市到2020年底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据了解,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共确认黑臭水体2100个,九成以上已开工整治。

  融入新理念,注入新技术

  ——从“海绵城市”到“黑科技”,治“差水”愈加科学化智能化

  南宁,冬日的那考河依然清水潺潺,草木葱茏。两年多前,这里还是一条污水横流的黑臭水沟。

  见效如此之快,在于治理不走寻常路——

  引入“全流域治理”新理念,6.35公里的河道,从河道治理、两岸截污、污水处理到水生态修复、景观建设,全流域统筹推进,“一条龙”治水;

  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沿岸建设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等,提高对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能力……

  臭水沟变湿地公园,一场“革命式”的治水创新,让那考河获得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理念引领、科技支撑,那考河“变形记”正不断在各地上演。

  日前,在安徽肥东县定光河,记者看到,“黑科技”装备“石墨烯光催化网”,就像一张张小渔网一样连在一起,漂浮在水上。原本有些浑浊的河水,从这张大网流过后,竟然清澈了许多。

  “去年4月,我们在河里布设了这种科研装备。经过半年多试验,水质明显改善。”肥东县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薛铁成说。

  “这里的水流速很慢,各类污染物聚集腐烂,就容易发黑发臭。我们研发的这种新材料,正好可以对症下药。”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冯炫凯介绍,“原理其实并不高深。三维石墨烯吸附能力很强,而黑色二氧化钛具有很强的光催化氧化能力,可将吸附上来的污染物快速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肥东县定光河的试验,是这套“黑科技”装备首次落地测试。此后,又陆续在上海、山东等地测试,均取得较好效果。

  生活污水直排入渠、私搭乱建侵占河道、作坊式小厂偷偷排污……在辽宁沈阳黑臭水体整治一线,“猫鼠游戏”时常上演。

  “一段长1.5公里的河道,我们曾查出17处排污暗管。”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城市环境协调管理处处长高丽君和同事,承担着全长11公里的市区泄洪明渠辉山渠的污染源摸底排查工作。

  “有‘高精尖’,也有‘土方法’。”为了彻底摸清排污口,高丽君和同事们见招拆招,租用最先进的水下机器人,还购买了2000多个乒乓球。“我们将这些乒乓球分散投到明渠上游的排水井,通过球的流向来探测是否有排污口接入。”这一招,使得30余处排污口再也无处遁形。

  在浙江嘉兴市月河街区监控室里,嘉兴市治水办工作人员张立岩正通过显示屏盯看河道监控画面,“这套水情监控设备能清楚拍摄到河面上漂浮的垃圾,还具备夜视功能,是我们全天候掌握河道情况的好帮手。”

  从无人机环保执法到卫星遥感监测,插上“智慧翅膀”,黑臭水体治理愈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一手补短板,一手建机制

  ——咬定“长制久清”不放松,百姓满意才算达标

  “吉林省辽源市仙人河黑臭水体治理存在控源截污进展缓慢、河道整治‘光说不练’、敷衍整改问题突出、工作拖沓推进不力”“陕西省西安市皂河黑臭水体整治一盖了之、长安段截污管网建设敷衍应付”……几个月前公布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典型案例,对当地产生极大震动,倒逼整改落实。

  “黑了治、治了黑”,这样的周期性反复问题,成了一些地方的顽症。“坚决向形式主义、急功近利说‘不’!”这次攻坚战要求百姓满意才算达标,确保水体“长制久清”。

  “黑臭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根治不能就水论水,必须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东说。

  补短板,还欠账,各地因地制宜各施其策——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投入3000多万元,沿长滩河河堤铺设、改造污水干管10公里,接入污水口56处,城区污水收集率达95%以上。如今,长滩河清澈见底,昭化区内出境水质达二类以上。

  “三四十年的基础设施短板要在三四年里补齐,就好比三四年内还清三四十年的历史欠账,难度可想而知。”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黑臭水体治理累计投资3亿多元,昭阳区委常委刘兴发坦言,资金压力大,将通过引进世界银行贷款等方式拓宽来源。

  那考河治理,南宁首开先河,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水流域治理,成为财政部PPP模式试点样板,走出新路子。通过招标请来专业企业先行出资11亿余元治理,再视治理效果分期付费,南宁一举两得:既解决政府短期集中投入资金短缺的问题,又确保对方长期优质维护。

  多策并举,一场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眼下在各地正深入推进。

  “杜绝反弹,一方面要推进系统治理,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另一方面,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加快长效机制的建立。”业内人士对此达成共识。

  建机制,破堵点,各种探索竞相涌现——

  “没有互相推诿,而是联合协作,形成了很好的跨区域治水模式。”广州市政协主席、广佛跨界河河长刘悦伦心里的石头落下了。

  广州、佛山跨界16条河流污染整治工程进度,一度达不到预期目标。2017年广州荔湾区和佛山南海区签署交界6条河涌共同治理协议,按水域面积比例共投资7800万元治理跨界河涌,并每月公开跨界重点污染源信息、联合整治工作计划及实施进度。目前广佛河清淤工程已完工。

  2018年起,重庆市财政将拿出3.5亿元,对通过国家专项督查的31段黑臭水体实施按效补助。

  浙江宁波则在全国率先以政府购买水质养护的形式治理内河。

  “对于黑臭现象反弹、群众有意见的,经核实重新列入城市黑臭水体清单,继续督促治理。”生态环境部与住建部每年开展一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按照排查、交办、核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实行“拉条挂账,逐个销号”式管理,坚决遏制黑臭现象反弹。

  (本报记者郭舒然执笔;参与采写记者:贺勇、韩俊杰、田豆豆、庞革平、刘洪超、方敏、贺林平、张文)

标签:水体;整治;治理;游泳 责任编辑:王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