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描绘了一幅壮丽图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广袤乡村发生了显著变化,广大农民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文化素养都有了相应的改变和提升。我们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当地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立足本地、创新发展,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新型职业农民“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要求,决定了他们不只是农民,还要成为商人。因此,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中“商育”不可或缺,要用信息时代的商业文明新思维升级农民。农村基层组织、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等要合力协同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强化以诚信为核心的商德教育,牢固树立合作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使之成为合格的新时代“新农商”。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至理箴言,把诚信列为从事任何职业的一条首要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求我们把“信义”二字变成经商标配,变成一种行为习惯,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浙江义乌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薄弱的内陆小县,在短短三四十年间创造出令人艳羡的发展速度和辉煌成就,毫无疑问,商业起了重要作用。义乌人不仅传承了以“拨浪鼓”为代表的“义乌商魂”,而且形成了义乌现代创业精神。他们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开创农民办市场的先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商人逐利,天经地义,但义乌人讲究“义在财先”。在追逐利润之外,他们还有更高远的目标。许多由农民华丽转身为商人的义乌人都有一条不容忽视的经验:先有信,次有义,最后才有利。这种超常规、求创新的地理文化精神被誉为“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这种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心智素养,是义乌人从事商业活动中最重要的经营之道,从而使义乌人的经商经历充满传奇,成为当前从传统农民到新时代的新农商的学习典范。
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不只是外在“身份”的转变,更是深层次内在思维方式的转变,要由农耕文明时期的小农经济思维升华为信息时代的商业文明思维。这样,除了必须具备人们经常提到的市场意识、法律意识、品牌意识等外,还应着重培育三大主体意识。
一是合作意识。在商业文明时代,必须善于合作,以便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从经济学角度看,传统的农民是农夫,新型农民是“农商”。农夫与自然经济相契合,是一种典型的自然产品经济。而农商反映了一个新的经济关系,是一个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需求指导农业生产、以新产品引导市场、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新生产者。因此,培育新型农民,就要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民从单干型向组织型转变。
石嫣,“分享收获”社区支持农业项目的创始人、清华大学博士后,在“分享收获”农场,她把农民当作合作伙伴,一起协商制订生产计划和生产规范,推动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采用有机种植,种出的绿色蔬菜和瓜果直接和消费者对接。农场创办6年来,石嫣带动了一大批农民,服务覆盖北京社区近2000户家庭。
二是质量意识。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绿色、无公害的高质量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所以现代农业不仅是数量农业,更是质量农业。发展现代质量农业、精品农业,离不开“科技兴农、绿色优质”的质量意识。
三是创新意识。广阔天地,创新出新人。绍兴市上虞区出台新政、创设环境,吸引近1600名大学毕业生回乡村创新创业,堪称“创客”中的新农商。其最典型的新农商中有三位巾帼能人:大王园园、小王园园、徐益伟。这三位巾帼能人身上都有精彩的新农商故事:大王园园回到兴南村,帮助父亲采用土著种植法种稻,并陆续开发出由红香米、黑糯米、紫粳米等配比而成的“五彩米”;小王园园,她的南野农庄创新种植养殖,拥有良种果木200余亩,放养鸡等家禽的山林200余亩,禽蛋销售口碑好;徐益伟,最大限度地回归自然,用现代化的方式找回了艾青团浓郁的传统味道,以传统口味加现代范式风靡开来。
更有新意的是,这些新农商们创新交流模式,组建了“上虞新农人联盟”,在科学种植、文化创意、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他们还办起了“农夫生态市集”。他们注重衍生农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农产品的现代价值并提升其附加值,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从一种身份成为一种职业,一种有吸引力的职业,一种令人尊敬的职业。
【作者为浙江省社科联编审】
- 爱国情 奋斗者|37年,他只想改变农业落后面貌!农技专家赵亚夫的初心和奋斗
- “三农”账本看小康:写在希望田野上的幸福答卷
- 15000年前“农民”全基因组数据出炉
- 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型职业农民在成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