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时政新闻眼 | 习近平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看了什么?
2019年05月21日 14:27:5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 沈忱 龚雪辉 王卉 郭一淳

  5月20日,习近平赴江西考察调研。上午,他到了位于赣州市区的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午的行程则集中在了赣州于都县。一周之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主题教育即将开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访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引人关注。

  

  △【独家V观】习近平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

  习近平来到万里长征集结出发地

  从赣州市往东约一小时车程,就到达了于都县。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也是赣南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

  在于都,习近平踏访的第一站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高19.34米,为纪念中央红军1934年10月在此渡河出发而建。碑身的造型像一对帆船,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央视记者杜曦晨拍摄)

  △碑座上的三幅巨型浮雕,分别以“集结于都”、“渡河出发”、“倾情奉献”为主题。(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当天,习近平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

  △这是习近平敬献的花篮。(央视记者荆伟拍摄)

  △这是习近平眺望过的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和中央直属机关就是从这个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的,此地也被称为“长征第一渡口”。(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随后,习近平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红军在于都期间所用的行军锅,被鉴定为二级文物。锅底有一个弹眼。据说国民党军到村里收缴红军物品,老乡背着这口锅逃离,敌兵追来,开枪正中锅底,而老乡却安然无事,成功逃脱。(央视记者郭晗光拍摄)

  △红军战士谢志坚的一双草鞋。当年,他的心上人春秀姑娘得知谢志坚要随红军部队战斗转移远征,连夜用黄麻编织了这双草鞋。解放后,谢志坚从甘肃回到于都工作,而春秀姑娘已被国民党杀害。他将草鞋捐赠给了纪念馆。草鞋上的红心绣球,是谢志坚为纪念春秀姑娘特意绑上去的。(央视记者郭晗光拍摄)

  △纪念馆展出的“草鞋地图”。这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时,用红五星和80双草鞋绘出的中国地图。(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追溯85年前的那一场夜渡

  时光倒流85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集结于都。中央红军为了隐蔽战略意图,避免飞机轰炸,连续多天架设临时浮桥,晚上渡河,早上拆桥,不留痕迹,安全顺利地跨过长征第一渡。30万于都人民共同保守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被一些研究者称赞为奇迹。在于都,《时政新闻眼》采撷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于都县的这座客家民居——刘次垣民居建于清代,约有两百年历史。它曾经是红军部队集结出发时的临时居所中的一座。墙壁上的许多红军标语保存至今。(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刘次垣民居中的一扇门,只剩了半块门板。《时政新闻眼》发现,这座民居中的许多门都缺失了门板。(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阁楼上的一些房梁已被锯走。住户将它们送给红军搭建渡河的浮桥。(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这座民居没有门板,夜不闭户,就这样过去了85年。(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居住在这里的李美珍老人,今年已经92岁了。她嫁到这里以后,才知道家里缺门少梁的缘故。(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当年,为支持红军渡河,于都河沿岸群众倾尽家中木材,捐出门板、床板甚至棺木的不在少数,最终在约30公里的河段架起了5座横跨600多米宽水面的浮桥。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中再现了军民为避免敌机侦察被发现,在夜间搭建浮桥的场景。(央视记者郭晗光拍摄)

  △中央红军出发纪念馆再现于都老人将自己的棺木捐给红军搭浮桥的场景。(央视记者郭晗光拍摄)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门前,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周恩来的感言:“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这是周恩来当年在得知于都老人将棺木捐给红军搭浮桥后发出的感慨。(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历时9天,分别从于都县城东门等8个渡口过河,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央视记者拍摄)

  △这是位于于都县城的毛泽东旧居——何屋,也是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1934年9月中旬,毛泽东从瑞金来到于都,就住在这里的东厢房。10月18日,毛泽东离开何屋,从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开始了长征。(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习近平见了这9位代表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习近平和9位红军后代及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亲切见面。

  总书记动情地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当年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凭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最后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变好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

  △这是其中五位代表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留影。(央视记者荆伟拍摄)

  今年99岁的段桂秀老人是目前赣州地区唯一健在的红军烈士遗孀。她的丈夫王金长1932年参加红军,1934年在福建作战时牺牲。1953年,苦等多年的段桂秀老人等来了丈夫的烈士证。为了临别时丈夫“等我回来”的一句承诺,老人始终没有改嫁。

  △今年99岁的红军遗孀段桂秀老人。(央视记者拍摄)

  今年56岁的袁尚贵是红军后代。他的外公高良铎是少共国际师战士,1933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时牺牲。袁尚贵是长征源合唱团的首任团长。合唱团成立于2010年,是一个职工业余合唱团,成员全都是红军后代。袁尚贵向总书记报告,他们定下了一个目标,到建党100周年时在全国巡演《长征组歌》500场,目前已经巡演了325场。

  △袁尚贵(左二)和合唱团部分团员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

  其他几位红军后代及革命烈士家属,每一位也都有着难忘的故事。

  △张复信,74岁,全家有8位烈士。其母亲钟桂英曾任苏区胜利县妇女部长,其父原为地下交通员。中央红军长征后,其家被国民党烧光,钟桂英被严重烧伤,1994年逝世。

  △李灿美,85岁,红军烈士遗腹子。其父李晋录,1933年参加红军,1934年在福建作战牺牲。

  △这是红军后代及革命烈士家属代表当天在纪念馆门口挥手告别。(央视记者拍摄)

  到访潭头村:最牵挂乡亲过得好不好

  今年3月10日,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

  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于都县城往东10余公里的梓山镇潭头村。潭头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村,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全村109户贫困户参与蔬菜产业发展,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

  △潭头村村貌。(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潭头村一户菜农家门前的对联。(央视记者魏建拍摄)

  总书记走进71岁的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家。

  △一进堂屋,就看见墙上贴满孙子孙女的奖状,这让孙观发特别骄傲。(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孙观发一家。(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在孙观发家,习近平总书记同一家人和镇、村干部围坐一起话家常。听说孙观发一家去年收入7万多元,家人既有在外打工的,也有在家门口就业的,孩子们照看和上学都有保障,他十分高兴,说只要跟着共产党走,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老孙家的贫困户收入及政策享受明白卡。其中一项收入是光伏发电收益。在老孙的房顶露台上,有两块巨大的光伏发电板。太阳能在这里转化成的电能被光伏电站回收,每年能为老孙家增收近五千元。(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潭头村的另一件新鲜事,是村里和附近五个村发展起了富硒蔬菜产业园,每年可提供时鲜蔬菜6万吨,产值达3.6亿元。

  

  △从空中感受下八千多亩蔬菜大棚的气势。产业园覆盖当地6个村,总投资12亿元。2017年开工,当年开园,目前已带动周边2800多户农民致富,680多户贫困户脱贫,户均增收1.5万元。(央视记者杜曦晨拍摄)

  △白玉霜丝瓜。之所以叫富硒蔬菜,是因为当地土壤每千克硒元素含量达到0.4毫克以上。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在这个蔬菜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日子会更好!”

  

  △【独家V观】习近平深入赣南老区潭头村考察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江西之行仍在继续。《时政新闻眼》将为您带来最新的观察和解读。

标签:习近平;拍摄;总书记;红军;于都县;中央红军 责任编辑:金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