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0月27日电 题:以和平之名拉紧友谊纽带——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闭幕式侧记
10天前,长江之滨,不同肤色、不同国别、不同民族的人们以和平之名,共赴一场体育盛会之约。
今夜,圣火一侧,《和平的薪火》旋律再次响起,“穿越”而来的历届军运会吉祥物在这场体育之约中,牵起一条友谊的纽带。
27日晚,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闭幕式文艺演出在一个轻松活泼的开场中拉开了帷幕——本届军运会吉祥物“兵兵”在追逐光束的奔跑中,打开一条时空通道,飞过花海、麦浪、森林;穿越长城、黄鹤楼。
流光溢彩中,时光轮盘一次次出现,慢慢把时间拉回到2015年、2011年、2007年……韩国闻庆、巴西里约热内卢、印度海德拉巴……“兵兵”依次穿越去领略前六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举办国的文化,呼唤出历届军运会的吉祥物,欢聚一堂,嬉戏玩耍,好不热闹。
打破时空的隔阂,7届吉祥物因“和平”聚首,就如同109个国家9300多名军体健儿从世界各地而来;数十万“水杉绿”“江潮蓝”“砖玉红”从五湖四海相聚;首次走出“军营比武”,改变以往以军方为主、相对封闭办赛的模式……
这是和平的召唤。恰似此刻,来自五大洲的军体健儿们共聚一堂,100多面国际军体成员国的旗帜齐齐飘扬。
不同于开幕式的宏大叙事,闭幕式是一场充满活力的联欢。10天来“在一起”的画面从大屏幕上闪过。运动员们的奋力拼搏、观众们的热情欢呼、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其中有多少欢喜和泪水,多少荣耀和梦想,又有多少历史被书写。
一个个难忘的瞬间闪过,把每一个见证者拉回与这场盛会有关的记忆中。我们想起了军运会水上救生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队0.14秒的冲刺;理解了潘玉程用六年时间超越自己的那一秒;记住了来自德国、巴西、法国、印度、意大利等国的48名残疾人运动员……
挑战强者的激情,超越自我的痛快,赢得胜利的荣耀,不分国家、地域、种族、宗教的人们倾心交融的愉悦,汇聚在今晚的武汉体育中心,激荡在每个人的心中。
这是体育的魅力。每一块奖牌的产生,每一场扣人心弦的比赛,都给了我们一个为之呐喊的理由。
时光匆匆,无论胜败。10天的友好相聚,10天的同场竞技,10天的交流交融,铺就一条军运会携手和平、友谊的共进之路。
“我们超越了运动本身,走到一起,这才是本次盛会最大的成功之处。”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主席赫尔维·皮奇里洛用这样一句话形容他对武汉军运会的印象。
竞赛本身,永远不是竞技的目的。体育传友谊,让我们记住了女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埃及选手赛德在全场掌声中游完最后100米的感动;记住了多国运动员对着中国军事五项女将卢嫔嫔高呼“Happy birthday(生日快乐)!”时的温暖;记住了叶戈里亚诺和钱佳睿两名“女剑客”化身“好闺蜜”时的拥抱、挽手、揽肩、畅谈、大笑;记住了军运村的“志愿者之家”里,用不同文字语言写下的“世界和平”“我爱中国”“友谊”等美好祝愿……
比赛的金牌弥足珍贵,友谊的金牌地久天长。这一刻,我们坚信,体育能够打破语言壁垒,成为连接一代又一代人的纽带。
当泰国代表团联络官洛本把自己胸前佩戴的泰国国旗图案军运徽章取下来,郑重地送给中国小学生习梓洋后,他也收到了习梓洋特意为他准备的鲜花和绣着武汉黄鹤楼图案的汉绣。两人在“创军人荣耀 筑世界和平”巨幅标语下的合影将成为彼此的珍藏。
这是友谊的力量。武汉军运会以极大的魅力感染了所有参与者和八方宾客,此刻,全场的狂欢中流淌着真挚的祝福和希望。
惜别时分,来自中国青铜时代的编钟声乐响起,楚玉玉纹铺满全场,唯美舞蹈尽显中国古典风韵,几句高昂的汉剧唱腔振奋人心……每一幕演出都引来外国代表团的观众纷纷抬起手机拍照录像。
军运会已然深深烙上了中国印记,留下武汉足迹。军运会让世界认识了武汉,也更加了解了中国。最后,在繁荣幸福的武汉吉庆街上,《友谊天长地久》唱响,观众们摇晃着手机,把现场变成苍穹星海。身着发光服饰的演员涌入观众席和舞台,像一条条友谊的纽带,把现场连接在一起。
结束意味着又一新篇章的开始。在浑厚的音乐声中,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会旗缓缓降下,被移交到国际军体主席赫尔维·皮奇里洛手中。
现场尽情欢呼的同时,一些参赛队员眼中却泛起泪花。
璀璨星空下,在长江之滨武汉体育中心燃烧了10天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圣火今夜即将熄灭。中国士兵走向主火炬塔,将圣火引入手中的“和平尊”。圣火熄灭,“和平尊”将带着文明之光、希望之光、和平之光,去往下一站。
共享友谊,同筑和平。熟悉的《和平的薪火》旋律响起,真的到了告别的时刻。那一句“捧着你,和平薪火传递,携手同行四海皆是兄弟”萦绕耳边,各国代表团久久不愿离去,希望留下哪怕更多一秒的回忆。
曲终,武汉告别军运,难分难舍;人未散,长江之滨的和平之火,友谊之光,永不熄灭!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