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网媒看海南|全国网媒行参观三亚南繁 惊叹热带农业高科技
2019年11月07日 16:40:25 来源:南海网 记者 沙晓峰

  11月5日下午,2019全国重点网媒走进海南自贸区(港)大型活动采访团探访了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三亚南繁研究院”),硕果累累、科技高潮、学者云集……在参观过程中,大家纷纷为南繁的卓越成绩震撼不已。

  11月5日,2019全国重点网媒走进海南自贸区(港)大型活动采访团在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参观。南海网记者 沙晓峰摄

  什么是南繁?南繁是指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利用海南三亚周边能够满足植物周年生长繁殖的热带气候与环境条件,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品种选育、种子鉴定等活动。

  每年秋天,超过700家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业机构的近7000名科技人员,他们像候鸟一样从全国各地飞来;春天,他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将希望的种子撒向大地。因为这年复一年的例行“迁徙”,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南繁人。

  “可以说,南繁是中国饭碗的创新底座,是农业科技的创新高地,是培养科研人才的摇篮,是转化科研成果的引擎。”三亚南繁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南繁作物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197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在海南省三亚市南红农场,发现了野生稻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株(简称“野败”),袁隆平利用这株“野败”,1973年在南繁基地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1976年成果在全国范围大面积推广。

  “海南南繁基地,在加速农作物品种改良进程方面,具有全国绝无仅有的光温资源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介绍,一个新的农作物品种的选育一般需8-10代,在内地,冬季不能从事大田科研生产,一年只能完成一代,育种周期为8-10年,而在海南南繁基地,一年可以完成2-3代,同样通过南繁进行新品种的鉴定、品种试验、亲本扩繁,也大大加快了优良新品种推广的步伐,这就是南繁的优势。

  “今天收获非常大,让我对南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金羊网区域部总监谢文鑫表示。 据统计,南繁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超过3亿公顷,占全国水稻种植总面积的60%以上,累计增收稻谷4.5亿吨。

  11月5日,2019全国重点网媒走进海南自贸区(港)大型活动采访团在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参观。南海网记者 沙晓峰摄

  南繁不但是种子供给的“常备库”,还是我国农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西北瓜王”吴明珠、“玉米大王”李登海、抗虫棉发明家郭三堆等科学家;同时,南繁为培养更多方面的农业人才提供了便利条件。南繁不仅促进了地方农业结构优化调整,还培育了一批农业科技创新企业,为南繁产业化的发展探索了实践经验,有利于琼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落实海南自贸区建设规划,实施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南繁科技城等公共平台建设,带动越来越多的南繁产业扎根三亚。中化集团、中信集团等企业积极参与南繁科研基地建设,隆平高科、西科种业等10余家企业在三亚设立法人单位,中国种子协会南繁分会落户三亚。

  三亚南繁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亚南繁院以服务国家南繁育制种基地建设为载体,为“一带一路”搭建产学研结合的两座“桥梁”。一座是利用南繁搭建海南与内地农业科研院校的连接桥梁,汇聚全国农业科技成果,服务三亚农业;另一座是利用海南气候、南繁聚集优势,搭建海南面向“一带一路”沿线热区国家的南繁成果转化桥梁。

  本次活动由海南省委网信办、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指导,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南海网承办,中共三亚市委宣传部、三亚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三亚市科技工业发展委员会、中共三亚市天涯区委宣传部、中共五指山市委宣传部、中共临高县委宣传部、富力集团海南区域公司、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 三亚市天涯海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协办。

标签:海南;三亚;研究院;科学技术 责任编辑:吴珂珺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网媒看海南|全国网媒行参观三亚南繁 惊叹热带农业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