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再经过2020年一年的努力,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在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进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之路,来源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在这里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此后,“精准扶贫”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脱贫攻坚最重要的关键词,一场精准扶贫的攻坚战在贫困地区全面展开。“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毫无疑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意旨高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理论指引和思想指南。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之路,来源于产业支撑、精准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产业扶贫方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央布局的脱贫攻坚战“五个一批”工程中,产业扶贫是处于第一位置的工程。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加大对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共实施扶贫产业项目超98万个,累计建成各类扶贫产业基地10万个以上。可见,产业扶贫、扶志扶智,才能为脱贫攻坚提供源源不断的可持续内生动力,才能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之路,来源于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众志成城。人心齐,泰山移。党的十八大以来,五级书记抓扶贫,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举国之力大攻坚。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奔赴脱贫一线,与贫困群众汇成强大合力。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很多的仁人志士也都加入到脱贫攻坚的行列,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此外,广大贫困群众秉承“不等、不靠”的积极主动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形成了“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毫无疑问,带领广大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党和国家的一个施政目标,这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的优势。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期,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抓实脱贫攻坚,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克服一个个困难,攻下一座座堡垒,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