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北中轴线旁,一座古意盎然的楼宇上,一个硕大的篆书“史”字悬挂其间,古朴而厚重。一年前,2019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在此揭牌。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信,字字铿锵,句句深邃。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关乎今天的中国,关乎未来的中国;系统深入的历史研究,关乎自信,关乎复兴。
一
在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中国考古博物馆,一件接一件的珍贵文物与文献,串起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讲述着一个个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故事,激发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着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和历史科学,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贯通学史、治史、用史的方方面面,涵盖党史国史、中华民族史、世界史各个领域,体现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和历史科学的深刻把握,彰显着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意识、宽广的历史视野和大历史观、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历史担当。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中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言犹在耳,无时无刻不鼓舞着史学工作者。
从建立全国主要史学研究和教学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到发布面向全国史学领军人才的“学者工作室”制度,从组织编纂《习近平论历史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等全国性重大课题,到着手启动《(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立足学术前沿,回应时代召唤,中国历史研究院正在团结全国史学工作者,焚膏继晷,同力协契,把历史研究与推动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人类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繁荣发展之路上,新时代的中国历史学行稳致远。
历史,让我们更自信。“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这个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化遗产,记载着中国思想之渊薮,承载着中国精神之缘起。2019年11月1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甲骨文对社会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历久弥新的影响力。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文化和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这一成果的取得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探索关系密切。诞生不到100年的中国考古学,成绩斐然:考古发现层出不穷,研究手段日益多样,文保技术长足进步,考古论著大量出版,考古成果加快普及……无不为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近百年历史的敦煌学,一度是中国学术的“伤心史”,“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盛行一时。近年来,中国学者在敦煌学的各主要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国际领先的业绩,完全取得了国际学术话语权和敦煌学研究的主导权。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考察时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历史,让我们更智慧。“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2019年,记述了新中国波澜壮阔历史的《新中国70年》出版,清史编纂稳步推进,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修订成果陆续问世,地方志工作形成以修志编鉴为主业、各项工作协调开展的事业新格局……历史的纵深,铸就了时代的高度。
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2014年10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围绕历史或唯物史观相关问题的集体学习,中央政治局已经开展多次。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立足唯物史观,站在中华文明五千年、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和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高度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格局,确立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用正确的历史观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航程。
历史,让我们更坚定。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回望中国道路,经历五千年的文明传承,经历近代以来的曲折发展,直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重温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民族史,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就更能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更能懂得今天的中国,就能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
走进中共中央党校大有书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撰写的《龙兴:五千年的长征》摆在显眼位置,它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演进的角度,梳理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特别是其用党史的“长征”意象,寓指中华民族从远古走向现代的历史脉络,视野宏阔,发人深思。
欲穷大地三千界,需上高峰八百盘。历史演进的规律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从“开辟”阶段的殷周之变、周秦之变,到“稳定”阶段的魏晋隋唐之变、唐宋之变,其变革之剧都不及晚清“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840年一场血与火的鸦片战争,叩开了中国国门,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当“复兴”开始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保皇派、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等各种政治势力就“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最终只有中国共产党担起历史使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从清末“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到今天“数千年未有之新时代”,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18年,我国人均GDP从119元增加到64644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7元增加到28228元,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即将实现全面小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举世瞩目的奇迹。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摆脱贫困,突破“物质的限制”,意味着我们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但这还不够。当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数千年未有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中央全会的形式,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这正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合理和美好的社会制度,以此达成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以深邃的历史之思,方能洞悉时代前进之路。从浙江嘉兴南湖之畔的一叶红船,到今天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中国号”巨轮,中国的社会面貌和综合国力发生历史性巨变,但中国共产党仍然初心不改、使命不移。“无古不成今,观今宜鉴古”,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和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是我们理解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党史、新中国史中蕴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密码,也蕴藏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
读史明志,鉴往知来。透过波澜壮阔的党史、新中国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隐约可见,那是一个民族五千年长征的“龙兴”之势,那是一个国家百余年来最伟大的梦想,那是几代人为之舍生忘死的事业,那也是我们这代人努力奔跑的方向。继承百年大党的历史经验,我们必将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三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过去与现在,永远无法割断;过去与未来,紧密相连。历史虽然正在逐渐远去,但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因为有了过去的风风雨雨,才有了现在的五光十色。未来虽然尚未到来,但此时此刻的点滴积累,正是未来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中华民族的先民,世代生活在中华大地,历经风雨,不懈探索,创造出灿烂多彩的中华文化。如今,这种文化传统已经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当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受到这种历史、这种文化的深刻影响。
从孔子、老子到李白、杜甫,从《史记》到《资治通鉴》,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丰厚的中华历史文化,能够为认识当代中国提供借鉴和启迪,也能够为发展当代中国带来智慧与力量。
今天的中国道路,源自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华文化,源自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仅需要勇往直前的勇气,还要以史为鉴,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历史趋势。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历史的深厚底蕴,正是因为有了对中国历史的深入研究,我们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后劲十足,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这样说:“通过中国历史可以最好地了解中国,这是因为:与其他民族相比,中国人更爱从历史角度观察自身,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存在,通过历史我们就能按中国人了解自身的方式来了解中国人……只有在中国历史长河的背景下,我们才会发现其运动的方向并对目前在中国发生的一切有所了解。”
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滋养着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可以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当前,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同时,人类也面临着许多难题,诸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其中的许多问题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翻看中国历史,既有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又有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价值导向,还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以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这些都可以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带来启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把握党和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走过的道路、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不能照抄照搬他国制度模式,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古老的民族历史,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从殷墟甲骨文承载着的中华文化之渊薮中,从敦煌石窟凝结着的中外文明之交融中,从文物保护折射出的民族精神之承继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研究历久弥新的影响力与积微成著的时代力量。经历千百年的吐故纳新,中华文化不断走向成熟,中国历史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守护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就是守护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学习历史,研究历史,铭记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坚定自信,就没有什么翻不过去的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就一定会迎来光明的未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