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鼠年,又一春。不到一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将如期而至。无论是在城市还在乡村,都是一片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欢乐景象,给人们带来了期待和喜悦。
春节,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春节历史悠久,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是辞旧迎新,告别过去迎接新年;二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融通天地万物,感恩天地人和;三是庆贺丰收,筹划新年新生活;四是走亲访友,传递亲情伦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物质如何进步,春节依然是华夏子孙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文化心理的集中展现,承载着浓浓的乡愁。
近年来,不少人在感叹“年味淡了”“过年没劲”,其实,春节的“文化符号”没变,年味也没有变淡。在新时代,让过年多些文化味是传承发展春节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过大年成为百姓的所需所盼。
要让春节文化活动“叫好又叫座”。浓浓的年味是需要用心打造的,要用丰富多彩、好看有趣的文化大餐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心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我们的村晚”“新春庙会”“文化下乡”“新春灯会”等文化活动,让城乡处处文化飘香。同时,各地要结合时代特色创新文化活动,主动对接文化市场走势和观众现实需求,引进市场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吸引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要让春节文化活动“好玩又有内涵”。文化活动的互动、体验能进一步凸显文化活动的乐趣和营造文化活动的氛围。要结合老百姓的需求特别是年轻人的兴趣爱好,结合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技术馆、农村文化礼堂等新春活动,开展剪纸、写春联、书法、戏曲、做灯笼、猜谜语、打年糕、春节知识问答、读书会、亲子游戏、民俗活动等多样性的文化体验、互动活动,充分利用AR等现代科学技术,开展沉浸式游戏互动,让老百姓边玩边学,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快乐。进一步增强对春节文化的喜爱、尊重、敬畏。
冯骥才先生说过,“假日和节日不同,假日是一种公民的福利,没有文化内涵,随便怎么过都行,但节日是有意义的,是有文化内涵的。”我们要让过文化年成为主旋律,在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在文化中守望亲情,慰藉乡愁,放松身心,为新一年奋斗积蓄精神力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